[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继电器的铁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5461.2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0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灵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36 | 分类号: | H01H50/36;H01H50/44 |
代理公司: | 33228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轴 铆接 定位轴肩 套筒 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 铁芯 螺纹结构连接 继电器壳体 不易变形 侧壁上沿 方便拆装 限位凹槽 限位凸块 轴向滑动 固定的 限位套 孔槽 下端 限位 轴向 省力 应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继电器的铁芯,包括芯轴,设于芯轴一端用于限位套于芯轴上的套筒沿轴向滑动的定位轴肩和设于芯轴另一端的铆接块,所述的铆接块与芯轴的一端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铆接块远离芯轴的一端上设置有孔槽;所述定位轴肩近套筒所在一侧的环形面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套筒的下端设有与限位凹槽配合的限位凸块;所述定位轴肩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用于与继电器壳体固定的连接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继电器的铁芯,铆接省力,铆接块可方便拆装,轴向不易变形,使用时能够稳定限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继电器的铁芯。
背景技术
继电器作为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而现有的继电器中较为常规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件包括壳体、衔铁、簧片、铁芯和线圈,铁芯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上,线圈缠绕与铁芯上,所述的衔铁通过簧片固定于壳体上且位于铁芯上方,由此通过线圈的通电产生的电磁效应吸附衔铁,从而带动衔铁移动,使衔铁上的触点在通断状态之间转换。
而上述的壳体、铁芯和线圈的安装过程简单来说,是将线圈预缠绕在一塑料套筒上,所述套筒上设有与铁芯相配合的中心孔,由此线圈随塑料套筒套于铁芯上,然后将铁芯连同线圈置于壳体内,铁芯的一端的定位轴肩与壳体的一侧相抵靠,铁芯的另一端通过一铆接凸块与壳体铆接固定。但是不难发现,在铁芯与壳体的安装过程中,所述的线圈和套筒可以绕铁芯的轴线的周向进行转动,这不仅会造成线圈的连接头的定位不准,而且会造成铁芯铆接过程中在铆接机内的定位精度发生偏差。尤其对于自动化生产线,所述的铁芯、线圈以及壳体需要进行精确定位,而可以任意转动线圈无疑将会使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过程精度下降。
并且在铆接过程中,铁芯受到的轴向力较大,因此容易损伤铁芯的同轴度,尤其对于尺寸较大的大型继电器,铁芯端部的铆接位置所需的铆接力也较大,容易造成铁芯变形弯曲,同时铁芯上缠绕着线圈,变形的铁芯同样可能损伤到线圈,铆接块也容易产生磨损,从而导致整个继电器铁芯报废,提高零部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铆接省力,铆接块可方便拆装,轴向不易变形,使用时能够稳定限位的应用于继电器的铁芯。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继电器的铁芯,包括芯轴,设于芯轴一端用于限位套于芯轴上的套筒沿轴向滑动的定位轴肩和设于芯轴另一端的铆接块,所述的铆接块与芯轴的一端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铆接块远离芯轴的一端上设置有孔槽;所述定位轴肩近套筒所在一侧的环形面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套筒的下端设有与限位凹槽配合的限位凸块;所述定位轴肩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用于与继电器壳体固定的连接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通过在铆接块上设置一个孔槽,通过孔槽的减小铆接过程中铆接块变形所需的冲压力,同时较小的冲压力与大大减少了芯轴主体所承受的轴向冲击力,减少了变形的风险,防止在冲压过程中铆接块朝孔槽内挤压变形;通过螺纹连接的主体和铆接块,螺纹连接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更换方便;通过限位凹槽与套筒的凸块配合,使套筒与芯轴固定,从而防止线圈随着套筒绕芯轴转动,因此铁芯和线圈的位置关系固定,便于自动生产线上进行装配。同时线圈的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头的位置也相对固定,不会由于线圈的转动导致连接头处受力断裂。另外的,在定位轴肩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用于与继电器壳体固定的连接块,从而防止继电器铁芯轴转动,导致铆接块和主体连接头处受力断裂。
作为一种方案的结构,所述的限位凹槽为环形凹槽,所述的限位凸块为环形柱状凸起。
再改进的,所述环形凹槽远离芯轴一侧的槽内壁上设有锥形摩擦带,所述锥形摩擦带的下端外径小于上端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灵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灵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54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密封式直流接触器
- 下一篇:一种直流接触器的静衔铁安装结构及直流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