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顶升平移用高强度限位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4598.6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6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邦坤;孙福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邦坤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升平 移用 强度 限位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顶升平移用高强度限位支架,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皆安装有主梁,所述主梁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二支撑桶,所述第二支撑桶的顶部皆设置有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受力板底部的固定块固定在主梁上不同的加强板之间,可以对不同宽度的桥梁进行限位设置,通过将数组支撑杆插入对应的第三通孔内,并通过第二螺轩穿过对应的第一通孔和支撑杆上的第一螺纹孔,可以使对桥梁起到限位作用的受力板更加稳固,同时可以根据不同桥梁侧面跟水平面所形成的不同的夹角调整受力板的角度,使得受力板更加贴合桥梁的侧面,从而使桥梁在进行顶升平移的过程中更加不容易发生侧向偏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顶升平移用高强度限位支架。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而桥梁的下部结构一般需要定期进行维护,维修,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承载力越来越强,一些桥梁的底部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有交通的需求,还有一些桥梁底座损坏,而上部结构达到能够继续使用的标准,这些情况都涉及到需要对桥梁的上部结构进行顶升,甚至平移,而在桥梁的顶升平移过程中,因为要求桥梁的上部结构要与下部结构做到严丝合缝,这就要求在顶升平移过程中需要保证桥梁的上部结构不会发生横向或者纵向的偏移,现有的桥梁顶升平移限位支架多是针对某一个桥梁单独设计制造的,这就造成每一次实施桥梁的顶升平移都需要针对其设计制造限位支架,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往往也使工程进度变慢,而部分桥梁的上部结构的不同部位往往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同,这就造成顶升平移一次桥梁需要制造设计一种限位支架,往往还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顶升平移用高强度限位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顶升平移用高强度限位支架,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皆安装有主梁,所述主梁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二支撑桶,所述第二支撑桶的顶部皆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桶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支撑桶的底部皆安装有第一支撑桶,所述第一支撑桶与第二支撑桶两端的连接处皆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的四角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的内部皆安装有第三螺轩,所述第三螺轩靠近连接梁一端的外侧皆安装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支撑桶的顶部皆设置有与第一卡块相互配合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桶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支撑桶的底部皆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与第二卡块相互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主梁的两端皆均匀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主梁的内部皆均匀安装有加强板,所述主梁内部的底部皆均匀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主梁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皆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互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部皆安装有第一螺轩,所述第一螺轩皆穿过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轩靠近连接梁一端的外侧皆安装有第二螺母,所述固定块的顶部皆铰接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远离连接梁一侧的两端皆均匀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皆穿过第三通孔,所述支撑杆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互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皆安装有第二螺轩,所述第二螺轩皆穿过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螺轩靠近连接梁一端的外侧皆安装有第三螺母。
优选的,所述受力板靠近连接梁的一侧皆设置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桶的外侧皆设置有凹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梁的截面形状为匚形。
优选的,所述主梁靠近连接梁的一端皆均匀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第三螺轩远离第一螺母一端的外侧皆设置有防滑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邦坤,未经赵邦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4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的锭子传动单元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施工人工湖浮岛式绿植增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