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型石墨烯低温发热吊顶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3374.3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2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麟;姚松良;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来斯奥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0;E04B9/22;H05B3/14;H05B3/2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低温 发热 吊顶 模块 | ||
1.一种薄型石墨烯低温发热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模块(1)包括由底层至面层依次设置的隔热板(11)、隔热反射膜(12)、石墨烯发热膜(13)、绝缘膜(14)和非金属面板(15);所述石墨烯发热膜(13)产生的红外辐射经隔热反射膜(12)反射,并依次穿过绝缘膜(14)和非金属面板(15)向外发散;所述隔热板(11)用于防止热量流失;所述石墨烯发热膜(13)的两侧铺设有导电极(132);所述吊顶模块(1)边沿设有用于连接龙骨的面板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石墨烯低温发热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膜(13)的表面覆盖有均匀分布的若干石墨烯发热条(131),每个所述石墨烯发热条(131)的两端均与导电极(132)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石墨烯低温发热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框(16)的第一型材(161)、第二型材(162)、第三型材(163)和第四型材(164)之间的连接处均先通过角铁片(165)拼接,再分别通过螺丝穿过所述角铁片(165)与该型材依次稳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型石墨烯低温发热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型材上均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用于卡接龙骨的卡边(1601),连接角铁片(165)的安装槽(1602)以及与隔热板(11)边沿嵌合的弓形卡接槽(16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型石墨烯低温发热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602)的侧壁在其延伸方向上,开设有用于衔接螺丝与角铁片(165)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石墨烯低温发热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框(16)由若干连接件(166)焊接而成,每个所述连接件(166)的一边沿向上凸起形成连接龙骨的卡片(1604),另一边沿设有放置隔热板(11)的搭接板(1605),所述连接件的两边沿之间开设有凹槽(16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薄型石墨烯低温发热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66)与隔热板(11)之间通过弹簧片(17)稳固连接,所述弹簧片(17)的一端与搭接板(1605)之间形成容纳隔热板(11)的容纳空间,另一端具有的V形结构卡入凹槽(1606)中将隔热板(11)夹紧于搭接板(1605)和弹簧片(1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石墨烯低温发热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1)、隔热反射膜(12)、石墨烯发热膜(13)、绝缘膜(14)和非金属面板(15)之间均通过粘接剂粘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石墨烯低温发热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反射膜(12)与石墨烯发热膜(13)之间安装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21);所述温度传感器(21)均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与所述吊顶模块(1)的工作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薄型石墨烯低温发热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模块(1)上布置有多个限温器(3),且所述限温器(3)均与所述吊顶模块(1)串联;所述限温器(3)的温度感应探头(31)均设置于隔热反射膜(12)与石墨烯发热膜(1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来斯奥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来斯奥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33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地质勘探工具箱
- 下一篇:三维固定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