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旋压式止血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82834.0 | 申请日: | 2019-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4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林;彭飞;邵小平;高连娣;乔安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征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车超平 |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旋压式 止血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旋压式止血带,包括:主体;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端;绞棒,所述绞棒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端;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贯穿所述绞棒设置;第一限位部件;第二限位部件;笔部件,所述笔部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绞棒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限位部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平行。其优点在于,可以根据铰接压力的需要,使旋转后的绞棒与第一限位部件或第二限位部件进行扣合,避免出现铰接压力过大或过小地情况;利用可拆卸设置的笔部件,极大地减少了占用体积,便于随时将笔取出进行记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旋压式止血带。
背景技术
在进行军事野外活动时,会经常需要对四肢活动性伤口出血进行止血。常用的止血工具为止血绷带或旋压止血带。
现有的旋压止血带具有一个绞棒和一个绞棒固定装置。这种结构的止血带通过旋转绞棒并将绞棒卡在绞棒固定装置内,使止血带收紧进行止血。在勒紧一段时间后须放松,使血液循环防止末端组织坏死。然而这种结构在进行止血时,容易出现多旋一圈压力过大,多旋半圈无法对绞棒进行固定。同样地,在进行旋松操作时,旋松一圈压力过小,旋松半圈则无法对绞棒进行固定。
此外,在进行止血时,还需要对止血的起止时间和止血次数进行记录。通常采用额外配置的笔进行记录。然而这种方式容易出现笔忘记携带或丢失的情况。
此外,在一些户外需要四肢止血的情况,如车祸,户外活动等,也常常需要对活动性伤口出血进行止血,而现有的止血绷带无法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适应不同绞棒旋转角度,并便于携带笔,防止笔遗失的旋压止血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旋压式止血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旋压式止血带,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子母贴;
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端;
绞棒,所述绞棒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端,并位于所述连接环和所述主体的第二端之间;
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贯穿所述绞棒设置,所述连接带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与所述主体连接;
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并位于所述绞棒与所述主体的第二端之间;
第二限位部件,所述第二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和所述主体的第一端之间;
笔部件,所述笔部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绞棒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平行;
所述第二限位部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呈“C”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呈“C”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与所述主体为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件与所述主体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
第三限位部件,所述第三限位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的第二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限位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的第一端进行可拆卸连接;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征医院,未经上海长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2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