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RFID的封条标签以及封条标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2222.1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1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赵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双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3 | 分类号: | G09F3/03;G09F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齐则琳;张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封条 标签 以及 系统 | ||
一种基于RFID的封条标签,封条标签包括插接件和标签件,插接件包括限位部、握持部以及金属杆,限位部和金属杆分别位于握持部的两端,金属杆的一端收容于握持部;标签件包括射频部以及感应部,感应部内部设有第一卡持块和第二卡持块,第一卡持块和第二卡持块分别与射频部电连接;第一卡持块和第二卡持块用于在金属杆插入感应部后将金属杆夹持固定、及用于将金属杆夹持固定后与金属杆电连接;射频部包括无线射频单元,无线射频单元的两个检测接口分别与第一卡持块和第二卡持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封条标签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快速有效地提醒集装箱管理人员异常状况发生,同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源电子标签,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封条标签以及封条标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集装箱运输货物已越来越普遍,这也对集装箱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对集装箱的防盗标记,一般通过在集装箱的锁孔上加装一次性塑料封条或子弹封条来标记集装箱并没有被打开过。但一次性的塑料封条或子弹封条无法及时通知集装箱被盗,往往只能起到事后提醒的作用,无法及时通知到集装箱的主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封条标签以及封条标签系统,能够及时获知集装箱是否被打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封条标签,所述封条标签包括插接件和标签件,所述插接件包括限位部、握持部以及金属杆,所述限位部和金属杆分别位于所述握持部的两端,所述金属杆的一端收容于所述握持部;所述标签件包括射频部以及感应部,所述感应部内部设有第一卡持块和第二卡持块,所述第一卡持块和第二卡持块分别与所述射频部电连接;所述第一卡持块和第二卡持块用于在所述金属杆插入所述感应部后将所述金属杆夹持固定、及用于将所述金属杆夹持固定后与所述金属杆电连接;所述射频部包括无线射频单元,所述无线射频单元的两个检测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持块和第二卡持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杆包括第一金属块和第二金属块,所述第一金属块的其中一部分收容所述第二金属块内,所述第一金属块的另一部分暴露在所述第二金属块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持块和第二卡持块均与所述第一金属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块与所述第二金属块之间设有绝缘部,所述绝缘部用于隔离所述第一金属块与所述第二金属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块收容于所述握持部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块收容于所述握持部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持块与所述第一金属块电连接,所述第二卡持块和第二金属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内设有导线,所述第一金属块收容于所述握持部的部分与所述导线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块嵌入所述握持部的部分与所述导线另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设有台阶式凹槽,所述标签件设有环形锁环,所述环形锁环的内环壁设有突出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用于与所述台阶式凹槽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射频部一侧还设有半圆状的夹持部,以用于与所述握持部卡扣。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封条标签系统,包括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的封条标签。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封条标签的金属杆与感应部之间的电连接的通断,能够改变无线射频单元的状态,通过无线基站的检测,能快速有效的发现集装箱管理异常状况发生,减少人力成本,提高集装箱管理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FID的封条标签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FID的封条标签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双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双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22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