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0486.3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2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代发;朱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13103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伟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木方 背楞 立杆 内侧模板 支撑杆 钢筋 固接 对拉螺栓 底模板 定位板 螺杆 洞口 孔洞 本实用新型 自由端端头 挡板 加固装置 均匀布置 预埋钢筋 圆心位置 圆形筒仓 中心对称 平台板 预制筒 槽口 朝外 底脚 顶紧 内模 压紧 竖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包括内侧模板、支护木方、对拉螺栓和钢筋背楞,其中支护木方底部与底模板固接并且按预制筒仓洞口的周圆均匀布置;内侧模板绕各支护木方外周固定;对拉螺栓一端与平台预埋钢筋固接,另一端与钢筋背楞连接,钢筋背楞位于支护木方内侧,将支护木方拉向内侧模板并压紧;底模板上还固接有定位板,定位板设在各支护木方底脚内侧并且与支护木方相互顶紧;还设有立杆、支撑杆和游托,立杆竖立于洞口圆心位置,支撑杆一端与立杆连接,另一自由端端头安装游托;游托由螺杆、挡板和C型头组成,螺杆的C型头槽口朝外且扣在钢筋背楞上;同一高度上设有多个支撑杆和游托的组合,且以立杆为中心对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圆形筒仓建筑施工技术,具体是一种圆形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行业存储水泥、粉煤灰、矿渣超细粉等粉状物料的筒仓结构如中间仓、原料仓、成品仓等大多数采用钢板仓形式。机械化筒仓能缩短物料的装卸流程,降低运行和维修费用,消除繁重的袋装作业,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因此已成为最主要的仓储形式。
筒仓的卸料一般是在一定高度(二层或以上)的混凝土承重厚平台上通过料仓漏斗往下卸料,平台厚度一般较厚(800~1200mm),钢筋密集,漏斗上部环梁坐落在平台上。
筒仓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时,筒仓预留的圆形孔洞受到混凝土的侧压力,很容易出现涨模现象,还有浇筑混凝土厚度不等,使得孔洞受力不均匀,往往导致尺寸偏差较大而成椭圆形。如果出现涨模或者尺寸不均成椭圆形时,筒仓侧壁就会碰触承台孔洞侧壁或者卡住而无法正常安装。
为保证圆形洞口尺寸不涨模,现有技术中的做法还是设置模板对拉螺杆配合“3”型卡进行加固,只是外露端采用,而升入平台内只能与平台内钢筋焊接。此做法存在需要大量对拉螺杆穿过模板,不仅浪费钢筋、施工噪音大、焊接量大,还容易受到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对模板的侧压力而导致对拉螺杆与钢筋连接出现脱开或者钢筋位移,最终导致模板涨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筒仓涨模的问题,特提供一种对拉和顶压相结合的预留洞口模板支撑结构,有效防止筒仓变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是:
一种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包括内侧模板、支护木方、对拉螺栓和钢筋背楞,其中支护木方按预制筒仓洞口的周圆均匀布置,底部与底模板固接;内侧模板绕各支护木方外周固定;对拉螺栓一端与平台预埋钢筋固接,另一端与钢筋背楞连接,钢筋背楞位于支护木方内侧,将支护木方拉向内侧模板并压紧;底模板上还固接有定位板,定位板设在各支护木方底脚内侧并且与支护木方相互顶紧;还设有立杆、支撑杆和游托,所述立杆竖立于洞口圆心位置,支撑杆一端与立杆连接,另一自由端端头安装游托;游托由螺杆、挡板和 C型头组成,螺杆与支撑杆螺纹固接,挡板安装在螺杆中间,C型头固接于螺杆外端;所述C 型头槽口朝外且扣在钢筋背楞上;同一高度上设有多个支撑杆和游托的组合,且以立杆为中心对称。
此结构中以立柱为中心向外支顶钢筋的背楞结构根据筒仓大小调整支撑力臂长度,支顶结构可随时调整支点,结构可循环反复使用,减少材料消耗。
优选的,多根支撑杆外侧端头合并,安装同一个游托,一个游托配置的多根支撑杆在立柱上的连接点处于同一条垂直的直线上。
优选的,一个游托安装于三根支撑杆组合而成的端头,三根支撑杆中,中间位支撑杆立杆连接点与游托水平,两侧位的支撑杆立柱连接点分别位于中间连接点的上方、下方。
优选的,一个游托安装于二根支撑杆组合而成的端头,其中一根支撑杆为水平,另一支撑杆位于其上侧。
附图说明
图1为筒仓内模板支设结构整体图;
图2为内支撑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0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