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排水沥青路面的分散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9528.1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7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刘奕;范勇军;刘佳;袁野真;彩雷洲;秦志;赵立东;倪应谦;曾京松;张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宁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苗青盛;谭云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排水 沥青路面 分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排水沥青路面的分散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沥青层、防水粘结层、下承层、透水性铺装层和防渗水层,下承层、防水粘结层以及排水沥青层由下至上依次铺设,防渗水层设置于土路肩,在其上设置透水性铺装层,保持标高较排水沥青层低0~3cm;或不设置透水性铺装层,保持标高较排水沥青层低1.5~6cm。雨水通过排水沥青层内部排水通道汇集至路侧,通过铺设的透水性铺装层或流经防渗水层的上表面,从边坡排出,实现分散排水的目的。且施工便捷、外型美观,可实现与路面透水能力相匹配、快速消除路表水的功能,有效提升道路行车安全,充分发挥排水沥青路面优质服务功能,可在工程上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排水沥青路面的分散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沥青路面为不透水密实性结构,雨水只能以表面径流方式汇集至路面低标高处,再通过路面集中排水或路面横向分散漫流排水形式排除。其中,路面集中排水即在路侧设置拦水带或路肩边沟,路表水汇集在过水断面内,再通过急流槽或集水井排除;路面横向分散漫流排水即对土路肩进行特殊处理,使雨水可以横向自由排除。
与传统沥青路面不同,排水沥青路面采用大空隙沥青混凝土作为表面层,雨天时降雨可透入排水沥青层内部,再沿路面横坡横向排除。排水沥青路面较传统沥青路面的排水通道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常规的路面表面排水形式难以满足排水沥青路面的快速排水要求。
现有排水沥青路面表面排水形式,多是在传统沥青路面基础上加以改造利用,常采用横向或纵向切槽、开口等形式将路表水汇集至排水沟内或引流至开口处再排除。此类排水形式施工操作较为简单,但存在过水断面有限且后期易堆积淤泥杂物等引发的排水不畅问题,对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我国排水沥青路面技术体系非常成熟,已进入大规模快速推广应用阶段,对排水沥青路面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尤其对于南方多雨地区,降雨量和降雨强度较为突出,若雨水透入到排水功能层后不能快速排出,在超出排水沥青路面自身饱水能力后,易形成面层径流,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需要对现有排水沥青路面路表排水方式进行优化升级,从而实现与路面透水能力相匹配、快速消除路表水的作用,充分发挥排水沥青路面优质服务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排水沥青路面的分散排水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遇到降雨强度较大,雨水不能快速排出,在超出排水沥青路面自身饱水能力后,易形成面层径流,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排水沥青路面的分散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沥青层、防水粘结层、下承层、透水性铺装层和防渗水层,所述下承层、防水粘结层以及排水沥青层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所述防渗水层设置于土路肩,在所述防渗水层的顶部设置厚度为1.5~12cm的所述透水性铺装层,保持所述透水性铺装层标高较所述排水沥青层低0~3cm;或不设置所述透水性铺装层,保持所述防渗水层标高较所述排水沥青层低1.5~6cm。
其中,所述排水沥青层采用排水沥青混凝土铺设,其包括厚度为1.5~3cm薄层排水沥青路面、厚度为3~6cm单层排水沥青路面或厚度为10~12cm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所述排水沥青层空隙率为15%~25%,渗水系数为3500~7000ml/min。
其中,所述防水粘结层为改性乳化沥青、改性热沥青或沥青同步碎石封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若所述防水粘结层采用改性乳化沥青,铺设时洒布量为0.3~1.0kg/㎡;若采用改性热沥青,铺设时洒布量为1.2~2.0kg/㎡;若采用沥青同步碎石封层,铺设时沥青洒布量为1.2~2.5kg/㎡,碎石满覆率为50~75%。
其中,所述下承层包含新建道路设计路面结构以及改建、改扩建道路原路面设计结构。
其中,所述透水性铺装层为无砂多孔水泥混凝土或透水混凝土;所述透水混凝土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或透水沥青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宁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宁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9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轴承整体拉毛生克罩
- 下一篇:一种便捷拆装的沉井浇筑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