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下牧场培养基座竖杆保护套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5555.1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6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秦康生;顾斌贤;程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32222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杆 注塑模 注塑 滑动平台 水平通孔 进料管 滑块 气缸 本实用新型 基座保护套 塑料保护套 加工工序 加工装置 快速加工 气缸控制 液态塑料 支撑平台 左右移动 机加工 伸缩 空腔 取下 竖杆 生产成本 冷却 牧场 制造 | ||
一种海下牧场培养基座竖杆保护套的加工装置,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结构上由支撑平台、气缸、活塞杆、左右注塑模、滑动平台、滑块和注塑进料管连接构成,结构新颖,滑块在第二活塞杆带动下在滑动平台上左右移动,第三气缸、第四气缸控制第三活塞杆、第四活塞杆伸缩于左注塑模水平通孔和右注塑模水平通孔,从注塑进料管注入液态塑料进入空腔,冷却后取下、就得到塑料保护套。本实用新型可对基座保护套进行快速加工,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制造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海下生物培养设备的加工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海下牧场培养基座竖杆保护套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截至2011年,中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存量已达70亿吨,可推算建筑垃圾总量为21亿至28亿吨,每年新产生建筑垃圾超过3亿吨。如采取简单的堆放方式处理,每年新增建筑垃圾的处理都将占1.5亿至2亿平方米用地,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如果不及时处理和利用,必将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不利影响,当垃圾被排放到大海之中,大量的垃圾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容易导致海洋生物减少及大量死亡,海洋中的各种生物也变得越来越少。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可进行再利用,但将建筑垃圾用于海洋生物的培养研究较少,一种能够利用建筑垃圾用于浅海生物培养的装置显得尤为迫切,但培养装置中基座竖杆保护套部件的结构较为复杂,若采用常规的机加工方式,需要采用多种加工设备,且加工工序较多,这样势必会提高制造成本,因此有必要针对该部件设计一种专用的加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建筑垃圾用于海洋生物的培养研究较少,一种能够利用建筑垃圾用于浅海生物培养的装置显得尤为迫切,但培养装置中基座竖杆保护套部件的结构较为复杂,若采用常规的机加工方式,需要采用多种加工设备,且加工工序较多,制造成本高、制备效率等不足,提出一种海下牧场培养基座竖杆保护套的加工装置,可对基座保护套进行快速加工,减少加工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下牧场培养基座竖杆保护套的加工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上固定设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垫块、滑动平台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固定设有右注塑模,所述右注塑模内设有右注塑模内孔,所述右注塑模的左端设有右注塑模台阶,所述右注塑模的右端设有与右注塑模内孔连通的注塑进料管,所述右注塑模的外圆周上设有右注塑模水平通孔;所述垫块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左注塑模,所述左注塑模内设有左注塑模内孔,所述左注塑模内孔中设有带台阶圆柱体,所述带台阶圆柱体的外壁与所述左注塑模内孔的孔壁形成空腔,所述带台阶圆柱体与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连接固定,所述左注塑模的外圆周上设有左注塑模水平通孔,所述左注塑模与右注塑模卡接固定;所述滑动平台固定设置在左右注塑模的一侧,所述滑动平台上设有可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二气缸上的第二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滑块上方设有并排的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所述滑块在第二活塞杆的带动下移动,并使第三活塞杆、第四活塞杆分别伸缩于左注塑模水平通孔和右注塑模水平通孔内。
所述滑动平台的纵截面呈燕尾状,滑块底部设有燕尾槽,滑块通过燕尾结构与滑动平台形成滑动配合。
所述左注塑模与右注塑模均为长方体结构,左注塑模内孔的孔径大于右注塑模内孔的孔径,右注塑模上的右注塑模台阶与左注塑模内孔的孔壁相卡接。
所述带台阶圆柱体上的台阶与左注塑模内孔的孔壁形成间隙配合。
所述垫块和支撑块均为长方体结构,垫块与支撑块等高设置。
所述左注塑模水平通孔与右注塑模水平通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5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精定位的塑胶模架
- 下一篇:可升降的注塑模具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