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激光的路基沉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7057.2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8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沙爱敏;吕凡任;尹继明;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G01C15/00;G01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路基 沉降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的路基沉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底板的前表壁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表壁的一端均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侧壁底端均通过固定块安装有太阳能板,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固定块、凹槽、连接板、插销槽和插销,工作人员首先将插销从插销槽中拔出,然后将连接板从开设于固定块的凹槽中慢慢滑出,而后进行检修或者更换即可,解决了传统的路基沉降检测装置未设置便于拆卸的激光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以至于不易拆卸而浪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激光的路基沉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土层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压密而引起的地基表面下沉,过大的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会使建筑物发生倾斜、开裂以致不能正常使用,为了及时了解路基在载荷作用下沉降以及沉降的趋势,以便于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常在道路的施工过程中或者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设置沉降检测装置,用以监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防止意外的发生。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路基沉降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缺陷,传统的路基沉降检测装置未设置便于拆卸的激光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普通的激光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均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柱上,在长期的风吹雨打下,螺栓容易生锈,在需要检修激光发射器或者信号接收器时,不易拆卸,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此外普通的路基沉降检测装置未设置伸缩结构,不能改变监测的高度,无法适用沉降差较大的路段,具有局限性,且未设置挡雨结构,无法在雨天准确地测量出沉降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的路基沉降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路基沉降检测装置未设置便于拆卸的激光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在需要检修或者更换时,不易拆卸,浪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问题,此外普通的路基沉降检测装置未设置伸缩结构和挡雨结构,具有检测局限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激光的路基沉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底板的前表壁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表壁的一端均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侧壁底端均通过固定块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侧壁上端设置有激光发射器,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侧壁上端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外表壁上端均设置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外表壁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激光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的外表壁均连接有与凹槽相匹配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凹槽卡合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两端均开设有插销槽,所述插销槽的内部设置有插销。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表壁中间位置处分别安装有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顶端均设置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上方均设置有挡雨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外表壁均设置有防锈层,所述挡雨板的上表壁开设有导水槽。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下方均安装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共设置有八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固定块、凹槽、连接板、插销槽和插销,通过插销限制连接板在凹槽内部的移动,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在需要检修激光发射器或者信号接收器时,工作人员首先将插销从插销槽中拔出,然后手扶激光发射器或者信号接收器,将连接板从开设于固定块的凹槽中慢慢滑出,而后进行检修或者更换即可,整个拆卸过程快捷方便,节省体力,解决了传统的路基沉降检测装置未设置便于拆卸的激光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在需要检修或者更换时,不易拆卸而浪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未经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70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科护理用滴眼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强型聚能护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