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弯模具结构及应用其的折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3849.2 | 申请日: | 201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7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国;李元建;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威扬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B21D37/10;B21D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模具 结构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持部(100)、第二加持部(200)、折弯刀组件(300)、止挡部(400)和第二螺纹组(800);所述第一加持部(100)与所述折弯刀组件(300)连接,固定所述弯刀组件(300);所述第二加持部(200)与所述第一加持部(100)紧固连接成一体;所述止挡部(400)位于所述第一加持部(100)内,所述止挡部(400)与所述第一加持部(100)内表面贴合;所述第二螺纹组(800)连接所述第一加持部(100)和所述止挡部(400);所述折弯刀组件(300)用于对板材类零件进行折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折弯模具结构的折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弯模具结构及应用其的折弯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折弯机的刀体安装和拆卸较为繁琐,传统的刀体在拆卸和安装过程中需要人为对刀体进行扶持,并同时进行刀体固定架的安装螺钉旋转安装,通过多个螺钉对刀体侧面进行紧固定位,这种刀体的安装和拆卸方式在安装大刀体的时候需要多个工人一起协作完成,并安装和拆卸时间长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刀体定位在刀体侧面上为单点式定位,刀体在对板材类零件折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偏移,造成板材类折弯零件折完不到位造成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模具结构及应用其的折弯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折弯机刀体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效率低,安装结构单点式定位造成折弯过程中刀体产生偏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持部、第二加持部、折弯刀组件、止挡部和第二螺纹组;所述第一加持部与所述折弯刀组件连接,固定所述弯刀组件;所述第二加持部与所述第一加持部紧固连接成一体;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一加持部内,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第一加持部内表面贴合;所述第二螺纹组连接所述第一加持部和所述止挡部,所述第二螺纹组包括贯通所述第一加持部,并连接所述第一加持部和所述止挡部的螺钉,以及位于所述螺钉和所述第一加持部之间的弹簧;所述折弯刀组件用于对板材类零件进行折弯;
当所述止挡部在所述第一加持部内向接近所述折弯刀组件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螺纹组的弹簧压缩,螺钉在所述第一加持部的贯通孔内运动,所述止挡部抵靠所述折弯刀组件;
当所述止挡部在所述第一加持部内向远离所述折弯刀组件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螺纹组的弹簧复位,螺钉在所述第一加持部的贯通孔内运动,所述止挡部脱离所述折弯刀组件。
进一步,所述折弯刀组件包括:刀体、卡接部和弹性件;所述刀体用于对板材类零件进行折弯,所述刀体上具有与所述止挡部相互止挡配合的止挡槽;所述刀体上还具有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弹性件的连接盲孔;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弹性件相连接,所述卡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加持部卡扣连接,一端外漏于所述第一加持部;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卡接部脱离所述第一加持部时压缩,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加持部卡扣连接的复位。
进一步,所述折弯模具结构还包括: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和第一螺纹组;所述第一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二加持部内,所述第二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一加持部内,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可移动的接触;所述第一螺纹组连接所述第二加持部和所述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螺纹组包括贯通所述第二加持部,并连接所述第二加持部和所述第一滑动部的螺钉,以及位于所述螺钉和所述第二加持部之间的弹簧。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圆弧形端部,所述第二滑动部具有圆弧形端部,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平面端与所述第二加持部内表面贴合,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平面端与所述止挡部面贴合;当所述第一螺纹组受外力F,所述第一滑动部在所述第二加持部内垂直滑移,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圆弧形端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圆弧形端部贴合,推动所述第二滑动部在所述第一加持部内朝所述止挡部向接近所述折弯刀组件的方向水平滑移。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中心线夹角为40-130°,优选为中心线夹角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威扬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威扬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38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设备用水箱
- 下一篇:一种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