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曝气处理油泥砂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63806.4 | 申请日: | 2019-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9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高津育;杜延斌;刘云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泰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10G1/00;C10G1/04;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28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处理 油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曝气处理油泥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柱型罐体的顶部中心位置设有油水溢流孔;圆柱罐体上部距油水溢流孔下600mm‑1800mm的外壁切向设置油泥砂浆入口管线;在圆柱罐体内下部,距油泥砂浆入口一定高度的罐内中间平面上,安装十字型布置、按旋流方向向下倾斜并排开孔的蒸汽曝气器;十字型曝气器的一端与罐体外的蒸汽输送管线连接;在圆柱罐体底部安装螺旋输送型搅拌器;螺旋输送型搅拌器末端联接泥砂浆液出口管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曝气处理油泥砂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使用物理热化学水洗法净化处理油泥砂的过程中,比较广泛的选择了曝气处理的技术,但是经过曝气处理油泥砂后的净泥砂含油率,大部分仍然很高,无法达到“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的要求。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处理油泥砂使用的曝气方法是,将具有一定风量和压力的曝气风机利用输送管道将空气通过扩散曝气器强制进入到液体中,用快速变换气-液界面的方法克服液膜障碍,从而剥离油泥砂颗粒表面的污油。这些取自常温状态下的空气进入油泥砂浆液后,会使油泥砂浆的工作温度急剧下降,可是大部分油泥砂的含油是老化油,这种油需要较高的温度条件才有从泥砂颗粒上剥离的可能,当温度降到老化油没有非常好的流动性时,使用空气做曝气处理是无法将泥砂上的污油剥离的。
(2)在使用空气做曝气的气源时,很大一部分气泡是上浮到液体表面后才破裂,而将油泥砂颗粒表面污油剥离的主要动力是来自气泡破裂时产生的动能,所以需要采用所有气泡在上浮到泥浆液体表面前就全部破裂的气源做曝气处理。
(3)在净化处理含较多聚合物或含高粘度稠油的油泥砂时,需要油泥砂浆的工作温度在70℃-80℃,但是经过均质调质的油泥砂浆液很难达到这个温度,所以需要使用能对油泥砂浆液加温的气源做曝气处理。
(4)曝气处理油泥砂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为了让油泥砂颗粒在这段时间内能保持接受曝气处理,就要对油泥砂浆不停的进行搅拌,以防油泥砂颗粒下沉,这就造成从某一粒泥砂上剥离下的污油在上浮过程中吸附到另一粒已被剥离污油的泥砂颗粒上。
(5)已经从油泥砂颗粒上剥离的原油,即使已经上浮在液面,如果没有及时离开油泥砂浆,就会在对油泥砂浆进行搅拌的过程中,与被处理干净的净泥砂再次混合,从而造成处理后的净泥砂含油率不达标。
(6)为提高工效需要采用连续曝气处理的工艺,可是在连续曝气处理的工况下,机械搅拌无法将不同时间输入的油泥砂浆区分开来,造成有的油泥砂颗粒曝气处理时间过长,有的油泥砂颗粒曝气处理时间过短,从而造成排出的净泥砂含油率很难稳定达标。
因此,提供一种气源选择合理,温度可控,曝气处理高效可靠,处理过程中油和泥砂分层清晰,油能随时排出,能够方便的实现净泥砂浆与水混合外输的曝气处理油泥砂的装置,已成为当前该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源选择合理、温度可控、曝气处理高效可靠、油和泥砂分层清晰、在连续处理油泥砂的工况条件下,油能随时排出,净泥砂能够连续分层集聚,并能够方便的实现泥砂与水混合外输的曝气处理油泥砂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曝气处理油泥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柱型罐体的顶部中心位置设有油水溢流孔;圆柱罐体上部距油水溢流孔下600mm-1800mm的外壁切向设置油泥砂浆入口管线;在圆柱罐体内下部,距油泥砂浆入口一定高度的罐内中间平面上,安装十字型布置、按旋流方向向下倾斜并排开孔的蒸汽曝气器;十字型曝气器的一端与罐体外的蒸汽输送管线连接;在圆柱罐体底部安装螺旋输送型搅拌器;螺旋输送型搅拌器末端联接泥砂浆液出口管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泰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泰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3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