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2892.7 | 申请日: | 201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8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辉;胡津国;金伯宣;邹飞仁;李永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20 | 分类号: | E04C5/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保护层 厚度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由梁主筋与用于绑扎所述梁主筋的梁箍筋构成的骨架,所述骨架的下端面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所述梁主筋和所述梁箍筋的交叉点设置有绑扎丝,在所述垫圈的下端面沿所述垫圈的周边间隔设置有垫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垫圈和垫块相互绑扎配合使用,可以使每个垫块均匀受力,从而有效地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提高施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如何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一直是建筑工程中质量控制方面的重要技术。常见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有各类垫块、马镫、撑条等,受结构钢筋骨架加工精度以及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安装精度和安装质量的影响,常会出现垫块或控制装置受力不均的情况,导致垫块被压碎或压变形,最终导致局部保护层厚度得不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对于高大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梁而言,由于钢筋骨架自重较大,一旦出现垫块受力不均,很容易导致个别垫块因集中受力而被压碎或者压变形,而且在钢筋安装完成后很难采取补救措施,导致无法很好地保证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因而,如何有效控制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保证梁底保护层厚度的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由梁主筋与用于绑扎所述梁主筋的梁箍筋构成的骨架,所述骨架的下端面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所述梁主筋和所述梁箍筋的交叉点设置有绑扎丝,在所述垫圈的下端面沿所述垫圈的周边间隔设置有垫块。
所述垫圈和所述垫块通过扎丝绑扎为一体。
所述垫圈的形状为矩形、三角形、菱形、六边形或圆形中的一种。
所述垫圈的平面尺寸与梁截面宽度相适应,所述垫圈的直径与梁底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和垫块的厚度相适应。
所述垫块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垫块的受力性能和所述梁主筋的重量相适应。
所述垫块由成品砂浆、塑料或混凝土中的一种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梁的自重、截面尺寸以及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要求,通过垫圈和垫块相互绑扎配合使用,可以使每个垫块均匀受力,从而有效地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并且垫块和垫圈的绑扎过程在施工前就可以完成,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垫圈,2-垫块,3-梁主筋,4-梁箍筋,5-梁侧模板,6-梁底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2所示的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由梁主筋3与用于绑扎梁主筋3的梁箍筋4构成的骨架,骨架的下端面设置有垫圈1,垫圈1、梁主筋3和梁箍筋4的交叉点设置有绑扎丝,垫圈1的形状为矩形,垫圈1的平面尺寸与梁截面宽度相适应,垫圈1的直径与梁底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和垫块的厚度相适应,为了节约材料,减少浪费,垫圈1采用二次利用的钢筋制成。在垫圈1的下端面沿垫圈1的周边间隔设置有垫块2,垫块2平放在垫圈1的下方,而不同于常规的与钢筋骨架嵌固式捆扎,垫圈1和垫块2通过扎丝绑扎为一体,每个垫圈1上的垫块2的位置和数量与垫块2的受力性能和梁主筋3的重量相适应,垫块2由成品砂浆。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垫圈1的形状分别为三角形、菱形、六边形或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2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钻井井下维修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插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