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感应智控夜光挂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1934.5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9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真 |
主分类号: | G04B19/30 | 分类号: | G04B19/30;F21V23/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王红 |
地址: | 517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感应 夜光 挂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波感应智控夜光挂钟。所述一种微波感应智控夜光挂钟,包括:挂钟本体和微波感应主体,所述微波感应主体设于所述挂钟本体上部;所述微波感应主体上设置有光敏感应模块;挂钟悬挂组件,所述挂钟悬挂组件设置于输送挂钟本体的背面,所述挂钟悬挂组件的一侧设有供电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感应智控夜光挂钟具,在挂钟上设置有LED灯,无需开灯也可以看清挂钟上的时间,同时提供有效地夜间照明,仅需通过感应芯片和光敏电阻可以开启挂钟上的LED灯,提供有效地夜间照明,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此次增加的零部件,让微波感应模块具有光敏感应控制功能,电压输出增加功能,觖发时间延时功能,从而使该模块节能省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钟夜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微波感应智控夜光挂钟。
背景技术
挂钟最早是由塔钟演变而来,大约在16世纪欧洲出现庞大体积的塔钟建筑,限于当时的制造技术,钟表一般体积较大。随着技术发展,在20世纪中期日本的石英钟技术的突破以及在钟表上的应用。挂钟兼具看时间和艺术品味的融合,一款艺术挂钟更能体现出主人的艺术修养以及营造艺术氛围。
现有的挂钟如果不借助外界的光源,一旦到了夜晚就无法看清楚挂钟上的时间,通常情况下,人们需要专门打开照明灯来查看时间,非常不方便,且影响晚间的睡眠,并且挂钟长时间的处于亮光的状态,便会造成电量的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微波感应智控夜光挂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波感应智控夜光挂钟,解决了现有的微波感应挂钟不具有光控开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波感应智控夜光挂钟,包括:
挂钟本体和微波感应主体,所述微波感应主体设于所述挂钟本体上部;所述微波感应主体上设置有光敏感应模块;
挂钟悬挂组件,所述挂钟悬挂组件设置于输送挂钟本体的背面,所述挂钟悬挂组件的一侧设有供电组件;
第一灯带,所述第一灯带设置于挂钟本体内部,所述挂钟本体内部位于所述第一灯带周侧面设有内部螺丝。
优选的,所述微波感应智控夜光挂钟还包括:安装框;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框的正面,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钟壳,并且所述钟壳的背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放置有第二灯带;U型架,所述U型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框,并且所述U型架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电池壳,所述电池壳的表面电路连接有输出线;稳定框,所述稳定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右侧的顶部,并且所述稳定框的内壁顶部与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右侧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远离所述钟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墙体。
优选的,所述U型架的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并且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U型架的一侧通过固定弹簧固定连接有挤压板。
优选的,所述U型架的内壁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并且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伸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钟壳的一端贯穿于所述安装框的内部,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安装框的内部一端的表面开设有卡槽21。
优选的,所述移动架的表面的两侧均贯穿有固定杆,并且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移动架的左侧与所述稳定框的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底端贯穿安装框并延伸至安装框的内部,所述转动架位于安装框的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架,并且所述横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架,所述转动架的表面套设有活动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真,未经陈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1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能质量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加气混凝土废料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