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保暖的阻燃针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1642.1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4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凉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永(福建)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20 | 分类号: | B32B15/20;B32B15/02;B32B15/082;B32B15/14;B32B27/30;B32B27/02;B32B15/04;B32B9/02;B32B9/04;B32B5/02;B32B5/26;B32B27/06;B32B27/12;B32B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苗苗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保暖 阻燃 针织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保暖的阻燃针织面料,包括贴肤保暖抗菌层、第一针织线和第二针织线,所述贴肤保暖抗菌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拒水层,拒水层的下表面均布设置有多个导汗棉,导汗棉位于通孔内,通孔开设在拒水层的下表面,导汗棉的表面与通孔的内壁搭接;所述导汗棉倾斜设置;所述通孔倾斜设置;所述导汗棉设置在吸湿导汗棉层内,吸湿导汗棉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阻燃XPE棉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汗棉、拒水层、吸湿导汗棉层、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之间的相互配合,解决了人们运动后身体排出的汗水浸到贴肤保暖抗菌层内后难以排出的问题,提高了人们在运动时穿着针织面料衣服时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保暖的阻燃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针织面料是利用多种不同的针织线交叉编织而成,但是由于这种针织面料透气性较差,人们在穿着针织面料制作而成的衣物运动时,产生的汗液浸入针织面料内无法快速排出,从而降低了人们穿着时的舒适感。
此外现有的针织面料制成的成衣还存在保暖性较差、不具备抗菌性的不足,因此急需一种抗菌保暖的阻燃针织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保暖的阻燃针织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保暖的阻燃针织面料,包括贴肤保暖抗菌层、第一针织线和第二针织线,所述贴肤保暖抗菌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拒水层,拒水层的下表面均布设置有多个导汗棉,导汗棉位于通孔内,通孔开设在拒水层的下表面,导汗棉的表面与通孔的内壁搭接;所述导汗棉倾斜设置;所述通孔倾斜设置;所述导汗棉设置在吸湿导汗棉层内,吸湿导汗棉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阻燃XPE棉层,第一阻燃XPE棉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阻燃XPE棉层;所述第一阻燃XPE棉层和第二阻燃XPE棉层的下表面分别均布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形状均设置为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阻燃XPE棉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外保暖抗菌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贴肤保暖抗菌层由第一保暖面料层和第一抗菌面料层组成;所述第一抗菌面料层由多根铜纤维纱纬编制而成;所述第一保暖面料层由腈纶纱纬编制而成;所述第一保暖面料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抗菌面料层,第一抗菌面料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拒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保暖抗菌层由第二保暖面料层和第二抗菌面料层组成;所述第二抗菌面料层由多根铜纤维纱纬编制而成,第二保暖面料层由腈纶纱纬编制而成;所述第二抗菌面料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保暖面料层,第二抗菌面料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阻燃XPE棉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针织线均布交叉穿过贴肤保暖抗菌层、外保暖抗菌层、拒水层、吸湿导汗棉层、第一阻燃XPE棉层和第二阻燃XPE棉层;所述第二针织线均布交叉穿过贴肤保暖抗菌层、外保暖抗菌层、拒水层、吸湿导汗棉层、第一阻燃XPE棉层和第二阻燃XPE棉层;所述第一针织线与第二针织线交错设置,相邻两个第一针织线和第二针织线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永(福建)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大永(福建)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1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泵及安装有该气泵的新型喷笔
- 下一篇:一种外科检查器展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