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急诊科室的便携式下肢抬高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1434.1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8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肇松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急诊 科室 便携式 下肢 抬高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急诊科室的便携式下肢抬高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下端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转动连接有竖杆,所述支撑板内设有安装腔,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开口槽,所述竖杆远离限位滑块的一端贯穿开口槽并延伸至安装腔内,所述竖杆与开口槽滑动连接,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驱动竖杆运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固定不同尺寸的病人下肢,对受伤下肢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发生二次碰撞受伤,同时可以抬高下肢的高度,保证血液循环的通畅,避免受伤下肢肌肉坏死,术后使用功能受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急诊科室的便携式下肢抬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急诊医学科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针对于下肢受损的病人,需要利用急诊科室内的的便携式下肢抬高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抬高,防止腿部碰撞造成二次受伤,避免血液流通不循环,对受伤的下肢造成更大的损害。
现有的便携式下肢抬高固定装置是通过在底板上侧横向开了一排孔,然后通过支撑杆插入每个孔,来调节抬高板倾斜高度,以此来调节病人下肢的抬高高度,但是操作不够方便,同时在抬高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以固定腿部的绷带,但是需要将绷带一一系紧,非常麻烦,耽误救援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急诊科室的便携式下肢抬高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急诊科室的便携式下肢抬高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下端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转动连接有竖杆,所述支撑板内设有安装腔,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开口槽,所述竖杆远离限位滑块的一端贯穿开口槽并延伸至安装腔内,所述竖杆与开口槽滑动连接,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驱动竖杆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放置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放置板的上端面远离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设有与第一夹块配合使用的夹紧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腔一侧内壁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腔的另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竖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滑腔内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位于滑腔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块,所述滑动板位于滑腔内部的一端设有螺纹槽,所述滑腔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与滑动板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上均设有刹片。
优选地,所述放置板下端面远离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夹持面均设有软垫。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块的截面为L型截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夹紧机构,先将病人的腿放置在第一夹块上,启动第二电机正转,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滑动板向外滑出,缩短第二夹块与第一夹块之间的距离,进而对病人的腿部进行固定,便于下一步操作,操作简单,可固定不同尺寸的下肢,对下肢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肇松,未经王肇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1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玫瑰种植用修剪装置
- 下一篇:一种壳式贴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