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1704.2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2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王海岗;张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静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梁 弧形拱板 支撑柱 连接板 托板 梁体 本实用新型 承重能力 房屋建筑 结构领域 梁体顶部 横撑柱 体内部 稳固性 斜撑柱 支撑点 竖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涉及房建结构领域,该房建承重梁结构包括梁体,梁体顶部设有托板,梁体底部贴有两支撑柱连接板,梁体内部设有弧形拱板,弧形拱板与托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斜撑柱,弧形拱板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柱连接板连接,支撑柱连接板和托板之间均连接有若干竖撑柱,弧形拱板设有若干横撑柱。该房建承重梁结构可大幅度提高承重梁的承重能力,尤其提高了承重梁远离支撑柱支撑点的中心部位,提高了房屋建筑的稳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建结构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
背景技术
在框架式结构的房屋建设过程中,常常需要在支撑柱之间架设承重梁,以便支撑起楼层建筑的重量。而现有的房建承重梁结构设计得都比较传统,内部结构都是简单地使用钢筋编织成框架,其承重能力一般,使用在较高的房屋建筑中会导致承重过大而下陷。尤其是承重梁的中心部位,由于距离支撑柱的支撑点较远,更加容易凹陷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可大幅度提高承重梁的承重能力,尤其提高了承重梁远离支撑柱支撑点的中心部位,提高了房屋建筑的稳固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房建承重梁结构包括矩形块状的梁体,梁体顶部设有矩形板状的托板,梁体底部两边贴有两平板状的支撑柱连接板,梁体内部设有弧形板状的弧形拱板,弧形拱板凸面朝向托板方向,弧形拱板与托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斜撑柱,弧形拱板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柱连接板的顶面连接,支撑柱连接板和托板之间均垂直连接有若干竖撑柱,弧形拱板的凹面设有若干横撑柱,横撑柱均与托板平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梁体由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弧形拱板由弹簧钢制造而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托板和斜撑柱均由结构钢制造,斜撑柱均通过焊接与弧形拱板和托板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柱连接板和竖撑柱、横撑柱均由结构钢制造,竖撑柱均通过焊接与支撑柱连接板和托板连接,横撑柱均通过焊接与弧形拱板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房建承重梁结构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支撑柱连接板与房建支撑柱顶部的钢结构焊接连接,来固定好梁体。在托板上部铺设建筑物顶部结构,建筑物的重量施加在托板上,托板通过斜撑柱将重量分摊给弧形拱板,弧形拱板将重量传递给支撑柱连接板,再通过竖撑柱分摊给支撑柱连接板,从而将重量大部分都集中传递给支撑柱,可有效提高梁体的承重能力。该房建承重梁结构可大幅度提高承重梁的承重能力,尤其提高了承重梁远离支撑柱支撑点的中心部位,提高了房屋建筑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其中,1—梁体、2—支撑柱连接板、3—托板、4—斜撑柱、5—弧形拱板、6—横撑柱、7—竖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静,未经李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1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型钢混凝土组合梁
- 下一篇:一种内部充有液体的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