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尘器地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9080.0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2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王新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02 | 分类号: | A47L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18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地刷,包括地刷外壳(1)和连接套筒(4),所述连接套筒(3)一端为吸尘口(3),所述地刷外壳(1)设有吸尘容纳腔(2),所述吸尘器吸入的灰尘从所述吸尘容纳腔(2)进入再汇聚至吸尘口(3)从连接套筒(3)进入吸尘器的集尘盒,所述吸尘容纳腔(2)的容积为30000mm3~120000mm3。本实用新型所述吸尘器地刷设置一个合理的吸尘容纳腔的空间大小,即可以使吸尘口的负压满足较好吸灰除尘的效果,又可以满足吸走果皮纸屑等大颗粒物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器地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吸尘器,吸尘器地刷内罩到地面的高度,是影响能否有效吸会除尘的影响因素。当距离地面高度过高时,吸尘口处负压偏小,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吸灰除尘的效果;当距离地面过低,又难以将果皮纸屑等大颗粒物吸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刷外壳和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一端为吸尘口,所述地刷外壳设有吸尘容纳腔,所述吸尘器吸入的灰尘从所述吸尘容纳腔进入再汇聚至吸尘口从连接套筒进入吸尘器的集尘盒,所述吸尘容纳腔的容积为30000mm3~120000mm3。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尘容纳腔的容积为60000mm3~100000mm3。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尘容纳腔由侧壁和内壳底部构成,所述侧壁顶端一周设有毛刷面,所述吸尘器吸尘时,所述毛刷面与地面接触,所述内壳底部与毛刷面的距离为L,即所述吸尘容纳腔的高度,5mm≤L≤15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L满足:8mm≤L≤12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壳底部包括平面部和弯曲部,所述平面部一端与侧壁连接,另一端朝吸尘容纳腔的中部延伸与所述弯曲部连接,所述弯曲部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毛刷面的一侧弯曲延伸至所述吸尘口,以引导灰尘进入吸尘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尘容纳腔的高度L为所述平面部与毛刷面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吸尘器地刷设置一个合理的吸尘容纳腔的空间大小,即可以使吸尘口的负压满足较好吸灰除尘的效果,又可以满足吸走果皮纸屑等大颗粒物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吸尘器地刷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地刷外壳,2、吸尘容纳腔,3、吸尘口,4、连接套筒,21、平面部,22,弯曲部,23、毛刷面,24、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吸尘器地刷,包括地刷外壳1和连接套筒4,连接套筒4与地刷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筒3与地刷外壳1的连接处为吸尘口3,所述地刷外壳1设有吸尘容纳腔2,所述吸尘器吸入的灰尘从所述吸尘容纳腔2进入再汇聚至吸尘口3从连接套筒3进入吸尘器的集尘盒(附图未示出),所述吸尘容纳腔2的容积为30000mm3~120000mm3,优选的,所述吸尘容纳腔2的容积为60000mm3~100000mm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尘容纳腔2的容积为90000m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蓝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9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腘窝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