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分段压裂用投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5459.4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3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壁;张茜;黄龙;赵坤;贾保奎;马晓伟;杨帆;任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慧壁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球 装置本体 安装壳 转动轴 分注 投球 本实用新型 置球槽 转动腔 转动 电机 十字型结构 输出轴同轴 分段压裂 两端固定 内部固定 内部密封 上下两端 上下转动 投球装置 转动连接 交接处 球卡 球型 左端 嵌入 转入 油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分段压裂用投球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安装壳,装置本体为十字型结构,在装置本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壳,安装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装置本体的交接处设置有球型的转动腔,转动腔的内部密封转动放置有转动球,转动球的上下两端开设有置球槽,转动球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球左端的转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转动球右端的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转动块的内部,转动球的上方在装置本体内部放置有若干分注球。转动球上下转动,分注球嵌入置球槽内部转入下方,避免了分注球卡在转动球内部,使投球顺畅。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投球顺畅,效率高,便于实施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分段压裂用投球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低渗透油气田、页岩气田的生产开发中,由于地层存在多个油藏储层,每个储层需要进行一段或多段开采,因此需要分段压裂施工,采用多级投球式分段压裂施工工艺来打开滑套。在上述工艺过程中,随着压裂级数的增加,需要投放的球的个数也增多。目前,常采用打开井口直接将球投放的方式,较少采用投球装置将球投放。现有的投球装置多为单球投放装置,通常需近距离操作,而施工过程中井口压力很高,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操作人员需要多次往返于井口投球器,以操作投球器开关而释放憋压球,投球过程复杂、不连续且费时费力,并且由于这些投球装置无密封性能,因此投放过程中不能保持井内的压力,只能在无压情况下进行投放。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103939073 B,公告日:2016.06.29)公开了一种油田分段压裂用投球装置,其包括投球装置本体和密封圈,该密封圈设置于该投球装置本体内以实现该本体与其他部件的密封,油田分段压裂用投球装置的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投球器和液缸,投球器通过液缸在投球装置本体内进行往复运动,投球器和投球装置本体均在其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投球孔,液缸通过液缸座与投球装置本体相连接。该装置实现了有效投球,但是投球器运动过程中,球体容易卡在投球器中,造成投球不畅,降低了投球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油田分段压裂用投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分段压裂用投球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安装壳,装置本体为十字型结构。在装置本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壳,安装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装置本体的交接处设置有球型的转动腔,转动腔的内部密封转动放置有转动球,转动球的上下两端开设有置球槽。转动球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球左端的转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轴带动转动球转动。从而使置球槽在转动球上转动。
转动球右端的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转动块的内部。转动块的设置使转动球的转动更加稳定。转动球的上方在装置本体内部放置有若干分注球。分注球受到重力作用进入置球槽内部。转动球转动完成投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装置本体通过法兰与安装壳可拆卸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转动轴的最左端嵌套在轴承的内部,轴承的设置使转动轴的转动更加稳定,避免转动轴转动过程中晃动造成密封不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转动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设置增加了转动轴的密封性,避免了漏气现象的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转动块的上端可拧动的设置有紧固螺栓,拧动紧固螺栓可以使转动轴固定,从而避免转动球转动,紧固螺栓的设置对转动球具有紧固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施压壳体,施压壳体的顶部滑动嵌套有滑动杆,滑动杆的底部固设有下压板,下压板的上方在滑动杆上嵌套有弹簧。在弹簧的作用下,下压板向下移动,下压板挤压分注球,使分注球更快的进入置球槽的内部,加快了投球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慧壁,未经杨慧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5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