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轻量化搅拌车滚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5093.0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3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姜亦鹏;王瑞斌;田伟;王浩;裴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42 | 分类号: | B28C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王昌贵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量化 搅拌 滚道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轻量化搅拌车滚道组件,属于搅拌筒滚道的技术领域。包括搅拌筒和固定连接在搅拌筒外壁上的滚道,所述搅拌筒与滚道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滚道的内壁上预留有U形槽,所述滚道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于通孔处与搅拌筒固定连接,所述加强件位于U形槽的槽口处。增加滚道组件与搅拌筒的连接点,分散滚道与搅拌筒的转动扭矩,减少滚道外侧焊缝应力的集中,滚道组件空心结构,加强件环状均匀等间距分布,使滚道有适度的自变形能力,降低对筒体圆度的制作要求,同时也能减少焊缝开裂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筒滚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轻量化搅拌车滚道组件。
背景技术
搅拌车由汽车底盘、搅拌筒、搅拌筒驱动系统、水路系统、进出料系统、车架支撑系统和防护等其他装置组成。搅拌筒倾斜一定角度横卧在底盘上,前部由减速机支承并驱动其旋转,后部由两个托轮对搅拌筒滚道进行支承,搅拌筒的滚道与托轮装置的滚轮接触,形成滚动支承。传统的搅拌筒滚道一般为实心结构,其截面简图如图1所示,传统实心滚道2’缺乏适度的自变形能力,与搅拌筒焊接时容易产生焊接应力,使用中容易出现焊缝开裂现象。滚道自重大多在250kg左右。较为笨重,尤其是随着搅拌筒方量的增大,滚道的重量也在增加。
现部分厂家单纯为了追求轻量化而将滚道内部掏空制成传统空心滚道2”,如图2所示。此种完全中空滚道结构虽然对重量减轻很多,但是也减少了滚道与筒体接触面积,使得托轮对滚道的支撑和转动扭矩的传递全集中在两条焊缝上,焊缝应力集中,更容易出现开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一种新型轻量化搅拌车滚道组件,大大降低滚道组件的重量,同时增强滚道与搅拌筒的联接刚度,还降低搅拌筒的筒体的制作要求,有效解决焊缝开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轻量化搅拌车滚道组件,包括搅拌筒和固定连接在搅拌筒外壁上的滚道,所述搅拌筒与滚道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滚道的内壁上预留有U形槽,所述滚道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于通孔处与搅拌筒固定连接,所述加强件位于U形槽的槽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与U形槽同轴设置,所述安装槽的宽度比U形槽的槽口宽度大3~4mm。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为环形锥板,所述通孔周向设有若干个。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为弧形板,所述加强板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分布在安装槽内,所述通孔周向设有与加强件相同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位于加强件的中心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滚道的外周面设为外凸的圆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滚道的中部增设有加强件,并增加加强件与搅拌筒固定连接的塞焊点,整体上加强了滚道与搅拌筒的联接刚性,分散了滚道对搅拌筒的转动扭矩承受点,有效解决应力集中导致两侧焊缝开裂的问题。增加加强件在不改变滚道径向高度的同时,还增加了滚道的挠度,增强滚道在使用过程中对交变应力的承受能力。
2、本实用新型滚道采用空心结构(预留U形槽),大大的减轻了滚道组件整体重量。同时滚道两侧加工成U形并采用坡口焊接方式进行焊接,可以有效降低搅拌筒筒体圆度的制作要求,同时减少该方面造成焊缝开裂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滚道内部空心制作成台阶式(U形槽和安装槽有机结合),有利于加强件的焊接定位和焊接强度的提高,同时可以综合吸收滚道两侧和加强件焊接时产生焊接应力,进而解决该方面造成焊缝开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实心滚道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5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