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机送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1526.5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0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叶开;陈飞;卢安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升甫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94 |
代理公司: | 32293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53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靠 微调杆 芯轴 右送丝轮 左送丝轮 压力调整装置 弹性件 两套 送线 线丝 罩壳 恒定 本实用新型 弹性受力 电感线圈 驱动电机 送丝装置 相对布置 内螺纹 绕线机 外螺纹 侧壁 插设 成形 断丝 送丝 外壁 浮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绕线机送丝装置,包括两套左送丝轮组件、两套右送丝轮组件、罩壳、驱动电机以及作用于上述右送丝轮组件的送线压力调整装置。右送丝轮组件与左送丝轮组件相对布置,相对于左送丝轮组件可沿水平方向进行浮动。送线压力调整装置包括顶靠芯轴、微调杆、以及弹性件。在微调杆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相应地,在罩壳的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顶靠芯轴插设于微调杆,且上述弹性件套设于顶靠芯轴上,弹性地顶靠于顶靠芯轴与微调杆之间。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使得线丝的送丝压力始终稳定在恒定值,确保电感线圈的成形质量;另一方面,使得线丝始终处于弹性受力状态,杜绝断丝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绕线机送丝装置。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生产电感线圈的机械设备,其包括机架、送料装置、刀具滑座装置以及动力源。其中,送料装置是靠一对或两对送丝轮压紧线丝,以送丝轮的旋转带动线丝进行前进、送料。为了便于调整送丝压力,比较常规的做法的是其中一组送丝轮设置为浮动式,且通过螺杆进行刚性顶靠以改变送丝轮之间相对间隙值的大小,从而来改变送丝压力的大小。然而,在线丝的制造阶段,沿线丝的通长方向,其直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波动。再者,入丝的角度亦会出现偏差。这样一来,导致丝线送丝压力的波动值较大,影响送丝的稳定性,进而影响电感线圈的成形尺寸精度。更甚者,当丝线的瞬时压力过大时其还可能会在电感线圈的实际卷制过程中发生断丝的现象,影响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实施,且送丝压力趋于恒定的绕线机送丝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绕线机送丝装置,包括两套左送丝轮组件、两套右送丝轮组件、设置于上述左送丝轮组件和右送丝轮组件外围的罩壳、为上述左送丝轮组件和右送丝轮组件提供旋转动力的驱动电机、送线导向座组件以及作用于上述右送丝轮组件的送线压力调整装置。右送丝轮组件与左送丝轮组件相对布置,相对于左送丝轮组件可沿水平方向进行浮动。送线压力调整装置包括顶靠芯轴、微调杆、以及弹性件。在微调杆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相应地,在罩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上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顶靠芯轴设置有插接部,相应地,在微调杆的相对应端部开设有与插接部相适配的容纳腔。弹性件套设于顶靠芯轴上,弹性地顶靠于顶靠芯轴与微调杆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送线压力调整装置还包括顶靠板,其在顶靠芯轴和/或微调杆的顶靠面上均有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送线压力调整装置还包括耐磨套,其套设于容纳腔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弹性件为柱状弹簧或弹性柱状橡胶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送线压力调整装置还包括调节手轮,其固定于微调杆的受力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右送丝轮组件包括送丝轮、送丝轮支撑轴以及套设于该送丝轮支撑轴上的培林座。顶靠芯轴始终顶靠于培林座的侧壁上。
相较于传统设计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顶靠芯轴套接于微调杆内,且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其相对于微调杆的长度方向可进行自由浮动,这样一来,在电感线圈的卷制过程中,一方面,线丝的送丝压力始终稳定在恒定值,确保电感线圈的成形质量;另一方面,使得线丝始终处于弹性受力状态,杜绝断丝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绕线机送丝装置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升甫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升甫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1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