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然风冷布膜二次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8652.5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2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孙斌;徐云强;祖立辉;于爱华;李波;王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北大荒绿色健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02 | 分类号: | F25D1/02;F25D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赵宗海 |
地址: | 154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风冷 二次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然风冷布膜二次降温装置,包括接水箱,所述接水箱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表面上固定套接有支撑顶块和布膜,所述布膜的底面均匀铺设在支撑顶块的顶部上,所述布膜的内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面铰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柱的外圆面上,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表面与支撑杆的上端表面之间铰接有伸缩杆,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箱,所述分流箱的内圆壁上均匀开设有八个出水口,所述分流箱的外壁上均匀铰接有八个导流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使用风机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不符合当今社会提倡的低碳环保理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然风冷布膜二次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的生产活动中,一些机械或者系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需要及时的将其冷却排出,人们发现水是一种获取方便,价格较低的冷却剂,所以利用循环水作为冷却剂来降低机械或系统热量的冷却塔应需而生。
水作为冷却剂在冷却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只有将水充分降温后,这些水才能再次循环使用,而给水降温的装置方法有很多,其中风冷降温装置被最广泛的采用,但是这种装置一般都采用风机制风进行降温,而风机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不符合当今社会提倡的低碳环保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然风冷布膜二次降温装置,解决了使用风机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不符合当今社会提倡的低碳环保理念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然风冷布膜二次降温装置,包括接水箱,所述接水箱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表面上固定套接有支撑顶块和布膜,所述布膜的底面均匀铺设在支撑顶块的顶部上,所述布膜的内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面铰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柱的外圆面上,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表面与支撑杆的上端表面之间铰接有伸缩杆,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箱,所述分流箱的内圆壁上均匀开设有八个出水口,所述分流箱的外壁上均匀铰接有八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出水口一一对应,所述导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流挡板,所述导流板的底部与立柱外圆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分流箱的顶部连通有放水管。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一端铰接在电动伸缩杆的粗杆的外圆面上。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杆的下端侧面,伸缩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杆上端的侧面。
优选的,八个所述电动伸缩杆与外接电源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顶块的底部与支撑杆的顶端之间留有缝隙。
优选的,所述限流挡板靠近分流箱的一侧延伸至出水口中。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然风冷布膜二次降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导流板,本装置是在露天环境中工作,而与自然风风向相对的冷却水降温最快,所以当有自然风吹向冷却装置时,与风向相对的导流板受到风力作用而挤压弹簧,导流板向下转动,使得限流挡板对出水口的阻挡面积减小,使出水口的出水量变大,使其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风来进行降温。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电动伸缩杆,当露天温度较高时,电动伸缩杆伸长,布膜张开,水流流经布膜的时间增长,使得冷却充分,反之当温度较低时,电动伸缩杆收缩,水流流经布膜的时间减短,保证了冷却的速度,充分的利用自然环境来进行降温,节省电能,具有环保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北大荒绿色健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黑龙江省北大荒绿色健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86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