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皮内镜下新型颈椎微创扩张式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8121.6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4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谢林;张啸宇;李敬池;席志鹏;徐文强;邓蓉蓉;康然;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林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46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皮内镜下 新型 颈椎 扩张 式椎间 融合 | ||
1.一种经皮内镜下新型颈椎微创扩张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夹设于两者之间的扩张机构,所述上固定板的顶面和下固定板的底面均设有若干固定齿;
所述扩张机构包括:升降套件、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一螺纹轴,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关于螺纹轴对称设置;
所述升降套件由两对升降臂构成,所述升降臂的一端与上固定板/下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连接,所述螺纹轴的端部设有一手柄,所述手柄带动螺纹轴旋转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发生相对位移以调节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滑块与手柄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内镜下新型颈椎微创扩张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为一体成型的,包括:与螺纹轴轴向平行的面板和与面板垂直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形成有网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皮内镜下新型颈椎微创扩张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两端和中部均形成有多个固定齿,中部的固定齿高于两端的固定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皮内镜下新型颈椎微创扩张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升降套件处于完全收合状态时,上固定板的挡板与下固定板的挡板完全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内镜下新型颈椎微创扩张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端部形成有用于连接以加长旋转柄的卡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内镜下新型颈椎微创扩张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对升降臂为刚性连杆且长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经皮内镜下新型颈椎微创扩张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臂与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连接后构成一等边四边形,且可在垂直面内以连接点为圆心转动,从而控制融合器的升举与收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内镜下新型颈椎微创扩张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内均设置有螺纹且两者的螺纹反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内镜下新型颈椎微创扩张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设计尺寸可通过4mm工作套筒置入椎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经皮内镜下新型颈椎微创扩张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面板均分为:中部固定板和一对端部固定板,所述端部固定板自与中部固定板的连接处向端部渐进增宽,且中部固定板上固定齿两侧形成有一对腰型孔,所述端部固定板上形成有类三角形通孔结构且在类三角形通孔结构旁分布有固定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林,未经谢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81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节能水泵的过滤防护组件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折叠阳台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