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车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6410.2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5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州;陈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力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8 | 分类号: | H01B7/08;H01B7/18;H01B7/22;H01B7/04;H01B7/17;H01B7/29;H01B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力槽 弯折 电缆线芯 行车电缆 隔热层 等距开设 电缆 断裂 电线电缆技术 本实用新型 缓冲压力 回弹能力 内部线芯 平行设置 使用寿命 弯折能力 弹性块 倾斜面 弯曲层 内壁 受压 折弯 平行 挤压 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车电缆,包括至少两根电缆线芯,多根所述电缆线芯平行设置且外侧包裹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将多根所述电缆线芯包裹成一体,所述隔热层的周侧包裹有用于多角度折弯的弯折层,所述弯折层的周侧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弹力槽,所述弯折层的内壁错位于所述第一弹力槽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弹力槽,所述第一弹力槽与所述第二弹力槽的倾斜面相互平行。该行车电缆通过弹性块与弯曲层,使行车电缆具有很强的弯折能力与受压回弹能力,在长时间弯折情况下避免断裂,受到挤压时能够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从而避免电缆内部线芯经常断裂,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确保行车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车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重工业的发展,各类行车起重设备逐渐增多,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行车配套的电缆都为通用橡胶包裹的软质电缆,在电缆的结构设计上未考虑行车往复过程中对电缆的折弯扭曲,容易使电缆内部线芯断裂,导致电缆需经常更换使用寿命较低。
专利公告号为CN20353602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耐扭曲行车电缆,包括导体以及包裹与导体外的保护套,导体包括多组独立导电内芯,保护套内壁设置有两段弹性加强层,弹性加强层为波纹带状,两端弹性加强层分别贴合保护套内壁两侧带面弹性加强层为钢丝纤维材料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仅使用两段弹性加强层无法使导体周侧其他区域在弯折时受到保护,波纹带状的弹性加强层的弯折程度有限,弯折时间长时依旧会导致内部导体或外部保护套断裂影响行车设备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弯折、外部抗磨损能力强、断裂次数少的行车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行车电缆,包括至少两根电缆线芯,所述电缆线芯由导体以及所述导体外侧依次包裹的绕包层、屏蔽层和绝缘层组成,多根所述电缆线芯平行设置且外侧包裹有隔热层且隔热层将多根所述电缆线芯包裹成一体,所述隔热层的周侧包裹有用于多角度折弯的弯折层,所述弯折层的周侧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弹力槽,所述弯折层的内壁错位于所述第一弹力槽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弹力槽,所述第一弹力槽与所述第二弹力槽的倾斜面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层的截面有诸多梯形空腔在行车电缆弯折时分散受力斜面可相互挤压变形,从而提高行车电缆的耐弯折能力,当电缆受到重物挤压时也能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以便于保护线芯不被挤压变形起到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折层外侧粘接有外护层,所述外护层周侧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相对应的突起处为凸块,所述凸块上穿设有若干条用于提高电缆抗拉能力的耐磨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与凸块的设置增强了电缆的抗摩擦能力避免电缆摩擦损坏,提高了行车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条均为多根软钢索铰接而成,所述外护层的周侧垂直于所述耐磨条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的强度高、耐磨性和延展性好,提高了外护层的抗磨性,以避免电缆弯折后摩擦开裂,减少行车电缆的跟换次数,延长电缆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均开设于所述相邻导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与弹性块的宽度相同,电缆弯折后根据凹槽根据弯折程度与弹性块相互配合,同时弹性块的一侧拉伸另一侧挤压,提高电缆弯折后的恢复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层内固设有分割块,所述分割块内插接有弹性块,所述分割块位于相邻所述导体之间,所述多个导体与所述隔热层之间填充有填充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力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力特种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6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