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分体式转向节衬套的压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8497.0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8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邸太龙;祝小超;董剑;李倩;何艳玲;赵亮;李阳;王超;刘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姜姗姗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体式 转向 衬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分体式转向节衬套的压装装置,包括压头和底座,压头包括压头导向柱和台阶结构,相邻压头顶端的第二台阶面为衬套压装深度控制面,相邻压头导向柱的第一台阶面为衬套压装面,压头导向柱的另一端为倒角结构,底座包括L形的底座底板,L形的底座底板的一边上固定有衬套导向柱和开设有用于放置待装配的转向节的转向节定位方孔,衬套导向柱内压头导向孔,衬套导向柱与衬套的接触端为衬套导向柱倒角,L形的底座底板的另一边为待装配转向节支撑边,支撑边的端部有与待装配转向节配合的圆弧形凹陷。能够避免压装过程中发生偏心,精确控制衬套压入后距离转向节上平面的距离且防止压装过程中转向节的反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底盘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分体式转向节衬套的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节与主销之间普遍装有衬套,衬套装配一般采用压装的方式。部分转向节由于设计结构特殊,在压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心或是衬套压装不到位需要反复压装,以上问题极容易出现衬套及转向节内孔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分体式转向节衬套的压装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和可靠性高的优势,能够避免压装过程中发生偏心,精确控制衬套压入后距离转向节上平面的距离且防止压装过程中转向节的反转。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如下:
一种用于分体式转向节衬套的压装装置,包括压头1和底座6,所述的底座6放置在压床平台上,所述的压头1包括压头导向柱4和台阶结构,相邻压头1顶端的第二台阶面为衬套压装深度控制面2,相邻压头导向柱4的第一台阶面为衬套压装面3,压头导向柱4的另一端为倒角结构5,所述的底座6包括L形的底座底板10,所述的L形的底座底板10的一边上固定有衬套导向柱9和开设有用于放置待装配的转向节的转向节定位方孔11,衬套导向柱9内压头导向孔8,衬套导向柱9与衬套的接触端为衬套导向柱倒角7,L形的底座底板10的另一边为待装配转向节支撑边12,支撑边的端部有与待装配转向节配合的圆弧形凹陷12。
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分体式转向节衬套的压装过程中出现的偏心或是衬套压装不到位需要反复压装问题,实施过程中精确控制衬套压入后距离转向节上平面的距离且防止压装过程中转向节的反转,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操作的优势,提高了压装效率和节省了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头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主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右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仰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其中:1-压头;2-衬套压装深度控制面;3-衬套压装面;4-压头导向柱;5-压头导向柱倒角结构;6-底座;7-衬套导向柱倒角;8-压头导向孔;9-衬套导向柱;10-底座底板;11-转向节定位方孔;12-转向节支撑边;13-转向节;14-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84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