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7718.2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4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易世宝;黄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宝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毛伟碧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润滑装置,包括装置本体、驱动装置、柱塞以及单向阀。装置本体内设置有供油液流动的流动通道及与流动通道相连通的进油孔和出油孔,驱动装置安装于装置本体上,柱塞伸入流动通道内,柱塞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选择性打开或关闭进油孔与出油孔之间的连通,单向阀包括弹性复位件以及与出油孔相匹配的单向阀顶针,弹性复位件恒具有驱使单向阀顶针关闭出油孔的趋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流动通道内设置有单向阀,进而避免油液随着柱塞的运动而从出油孔倒吸入流动通道而导致润滑装置的打油不顺畅以及不能提供足够的压力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用于生产加工的机械装置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保证各种机械装置内的工作过程更加顺畅,有需要对机械装置内注入润滑油。
众所周知,润滑泵(也可称为润滑装置)是一种用于将油桶内的润滑油注入各种机械装置的产品。现有的润滑泵主要包括装置本体、驱动装置以及柱塞,装置本体内设置有供油液流动的流动通道以及与流动通道相连通的进油孔和出油孔,驱动装置安装于装置本体上,柱塞伸入流动通道内,柱塞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选择性打开或关闭进油孔与出油孔之间的连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当驱动装置驱动柱塞运动并打开进油孔和出油孔之间的连通时,油桶内的油液会经过进油孔流入流动通道,然后顺着流动通道流动至出油孔处出油;当驱动装置驱动柱塞运动并关闭进油孔和出油孔之间的连通时,油桶内的油液不能流入流动通道,故实现了润滑泵的暂停出油。但是,由于润滑泵在从暂停出油模式切换至出油模式或者从出油模式切换至暂停出油模式时,都是依靠驱动装置带动柱塞于流动通道内进行往复运动所实现的,而流动通道又是与油桶相互连通的,因此可能会出现出油孔处的油液回流至流动通道以及流动通道处的油液回流至油桶内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导致润滑泵出油不顺畅以及润滑泵出油压力不足等结果。
因此,亟需一种有效防止油液倒流的润滑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油液倒流的润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装置,包括装置本体、驱动装置以及柱塞,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供油液流动的流动通道及与所述流动通道相连通的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柱塞伸入所述流动通道内,所述柱塞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选择性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出油孔之间的连通,所述润滑装置还包括用于阻挡油液由所述出油孔进入所述流动通道内并安装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弹性复位件以及与所述出油孔相匹配的单向阀顶针,所述弹性复位件恒具有驱使所述单向阀顶针关闭所述出油孔的趋势。
较佳地,所述流动通道为直线通道,所述柱塞从所述流动通道的一端部伸入所述流动通道内,所述出油孔形成于所述流动通道的另一端部处,所述进油孔与所述流动通道的侧向相通。
较佳地,所述单向阀还包括单向阀壳体,所述单向阀壳体固定于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单向阀顶针呈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单向阀壳体,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设于所述单向阀顶针,所述弹性复位件还弹性地抵触于所述单向阀顶针与所述单向阀壳体之间。
较佳地,所述单向阀顶针包括支杆部以及凸出于所述支杆部的密封配合部,所述支杆部的一端与所述密封配合部连接,所述支杆部的另一端呈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单向阀壳体内,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装于所述支杆部上,且所述弹性复位件弹性地抵触于所述密封配合部与所述单向阀壳体之间,所述密封配合部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恒具有滑移至与所述出油孔相闭合的位置的趋势。
较佳地,所述装置本体包含装置主体及内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并具有中空结构的套筒,所述中空结构轴向贯穿所述套筒并形成所述流动通道,所述进油孔形成于所述套筒的侧壁处,所述出油孔形成于所述套筒的端部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宝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宝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7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