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压水箱的自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3246.3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0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朝;吴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之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80/30 | 分类号: | F24S80/30;F24S4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压水箱 集热器 测温仪 循环泵 循环管 太阳能 水体 储存 本实用新型 自循环系统 二次加热 往复循环 自然散热 控制器 电连接 原有的 检测 连通 室外 室内 驱动 吸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压水箱的自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外的集热器,还包括设置在室内且与集热器连通的承压水箱,承压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测温仪,集热器内设置有第二测温仪,承压水箱和集热器之间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连接有循环泵,循环泵的控制器同时与第一测温仪以及第二测温仪电连接。当第一测温仪检测到承压水箱内储存的水体因长时间缓慢的自然散热而低于需求温度且第二测温仪检测到集热器内的水体温度较高时,循环泵驱动承压水箱内的水沿循环管流向集热器,吸收太阳能二次加热,集热器内原有的水进入承压水箱内中和水温,往复循环实现充分利用太阳能来维持承压水箱内的储存水温,保证使用者用水时水温合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用水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承压水箱的自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通常会连接有承压水箱,承压水箱内储存有因吸收太阳能温度升高的水体,有效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水容量,方便使用。
现有的申请公布号为CN108286822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布了一种壁挂式智能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承压水箱、集热器。承压水箱由承压水箱壳体、内胆和保温层共同构成,内胆上开有贯通水箱壳体的热水循环口、泄压口、冷水循环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内胆底端设有水电隔离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集热器吸收太阳能热量加热水体,水体经过加热之后进入承压水箱的内胆中储蓄,当储蓄水的温度因自然冷却低于指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向水电隔离加热棒发送信号,通过水电隔离加热棒的加热维持水温,保证使用者随时可使用适温热水。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水电隔离加热棒加热时集热器依旧在通过吸收太阳能辐射热加热水体,且若此时内胆里已储满水,集热器内的水无法进入内胆储存,且这部分水的热能会被白白浪费,降低太阳能的充分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承压水箱的自循环系统,在保证使用者用水温度的同时太阳能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承压水箱的自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外的集热器,还包括设置在室内且与集热器连通的承压水箱,所述承压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测温仪,所述集热器内设置有第二测温仪,所述承压水箱和集热器之间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连接有用于驱动承压水箱内的水沿循环管流向集热器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控制器同时与第一测温仪以及第二测温仪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测温仪检测到承压水箱内储存的水体因长时间缓慢的自然散热而低于需求温度且第二测温仪检测到集热器内的水体温度较高时,循环泵收到第一测温仪和第二测温仪发送的信号并驱动承压水箱内的水沿循环管流向集热器,并在集热器内吸收太阳能二次加热,集热器内原有的水进入承压水箱内中和水温,往复循环实现充分利用太阳能来维持承压水箱内的储存水温,保证使用者用水时水温合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压水箱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集热器上设置有自来水入水口,所述自来水入水口连接有流量泵,所述流量泵的控制器和水位传感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承压水箱内水位未满时,流量泵周期性地向集热器内补充水体,加热后的水体周期性地流入承压水箱内储存直至无储水空间,实现自动补水,免去使用者手动加水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压水箱的外壁上包覆有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可以延缓承压水箱内的储存水自然散热的速度,方便承压水箱维持使用者用水温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压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即热式加热棒,所述即热式加热棒的控制器同时与第一测温仪和第二测温仪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之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之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3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