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椎手术镜下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2909.X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6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孝敏;杨晋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锐植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9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何蔚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椎 手术 铰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椎手术镜下铰刀,包括:内螺纹杆、旋钮组件和撑开主体,所述内螺纹杆一端与所述旋钮组件连接,所述内螺纹杆另一端与所述撑开主体组件连接;通过结构优化,在内镜下通道空间的限制条件下,使得铰刀主体中的叶片可以撑开及旋转,实现了微创手术镜下铰刀可以正常处理椎间盘和终板的功能,提高了内窥镜辅助手术的进度和效率,同时避免了辐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椎手术镜下铰刀。
背景技术
切割工具(例如,由外科医生使用的医用铰刀(medical reamer))一般具有能够从物体切割和/或移除材料的切割表面。例如,在众多不同的矫形学科中,在制备包括髋部、膝部、肘部和肩部的人造关节以及还有在修复长骨骨折时,切割工具被用于加工骨。
微创手术是当下脊柱手术发展的热门趋势,但在微创狭小的空间范围下实现手术的功能较困难,同时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辐射对病人及患者造成伤害。因此,亟待一种脊椎手术镜下铰刀的出现,通过结构优化,在内镜下通道空间的限制条件下,使得铰刀主体中的叶片可以撑开及旋转,实现了微创手术镜下铰刀可以正常处理椎间盘和终板的功能,提高了内窥镜辅助手术的进度和效率,同时避免了辐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脊椎手术镜下铰刀,通过结构优化,在内镜下通道空间的限制条件下,使得铰刀主体中的叶片可以撑开及旋转,实现了微创手术镜下铰刀可以正常处理椎间盘和终板的功能,提高了内窥镜辅助手术的进度和效率,同时避免了辐射伤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脊椎手术镜下铰刀,包括:内螺纹杆、旋钮组件和撑开主体组件,所述内螺纹杆一端与所述旋钮组件连接,所述内螺纹杆另一端与所述撑开主体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脊椎手术镜下铰刀,通过结构优化,在内镜下通道空间的限制条件下,使得铰刀主体中的叶片可以撑开及旋转,实现了微创手术镜下铰刀可以正常处理椎间盘和终板的功能,提高了内窥镜辅助手术的进度和效率,同时避免了辐射伤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内螺纹杆另一端上的螺纹与撑开主体组件上的对应部的螺纹啮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一种脊椎手术镜下铰刀,包括:外主体套筒,所述外主体套筒套设于所述内螺纹杆外并与其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一种脊椎手术镜下铰刀,包括:快接口组件,所述快接口组件与所述外主体套筒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外主体套筒套上设有轴向定位销,所述轴向定位销与所述外主体套筒连接,所述内螺纹杆上开设有轴向定位凹槽,所述轴向定位凹槽与所述轴向定位销相对应且相互配合。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转主体、第一弹珠、阶级销、第一弹簧和定位面,所述旋转主体、所述第一弹珠、所述阶级销、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定位面均与所述旋钮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快接口组件包括:手柄、手柄外套筒、第二弹簧、第二弹珠和卡簧,所述手柄、所述手柄外套筒、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珠和所述卡簧均与所述快接口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一种脊椎手术镜下铰刀,包括:铰刀可撑开腔体,所述铰刀可撑开腔体与所述外主体套筒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铰刀可撑开腔体与所述撑开主体组件连接,所述撑开主体组件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撑开主体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一种脊椎手术镜下铰刀,包括:叶片,所述撑开主体组件与所述叶片连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锐植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锐植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29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动式护理垫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防止被盖物滑落的支被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