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制锄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2852.3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5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谷山林;周婵;王介平;王海燕;吕金凤;王小燕;王永亮;曾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B1/06 | 分类号: | A01B1/06;A01B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熊传亚 |
地址: | 4024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制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竹制锄把,本实用新型的竹制锄把,包括由短竹片和若干横向层叠的长竹片粘接构成的竹片柱体,所述短竹片嵌设在相邻两片所述长竹片之间,且靠近所述竹片柱体的前端,所述竹片柱体的两长侧面上分别粘接有侧贴竹片。本实用新型的竹制锄把代替了传统的木材原料,节约了木材资源,通过选用楠竹为原料,利用楠竹韧性好及耐力强度大等特点,使该锄把经久耐用。此外,在层叠的长竹片之间设置一片短竹片,不仅对锄把前端进行了加固,使该锄把前端在使用中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同时,也能快速打磨成型,从而适于连接锄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制锄把。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幅员辽阔,山地、丘陵较多,松土、栽种等工作目前还不能完全实现现代化,锄头的使用非常广泛,属于万用农具,是农民最常用的工具之一。锄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锄刃,而锄把是第二部分,锄把是用来装在锄刃的后面一个孔来支撑这个锄刃使用的。传统的木式锄把大部分是由树木加工而成,木材的密度大,同时大部分不直,制成方坯过程中就会浪费大量原料。此外,木式锄把使用吃力,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传统的木式锄把重,使用起来费力,增大了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制锄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竹制锄把,包括由短竹片和若干横向层叠的长竹片粘接构成的竹片柱体,所述短竹片嵌设在相邻两片所述长竹片之间,且靠近所述竹片柱体的前端,所述竹片柱体的两长侧面上分别粘接有侧贴竹片。
进一步,所述竹片柱体由四片所述长竹片和一片所述短竹片依次层叠构成,且所述短竹片设置在第二所述长竹片与第三所述长竹片之间。
进一步,所述长竹片与所述短竹片之间互相通过粘接剂粘接固定构成所述竹片柱体,所述侧贴竹片通过粘接剂粘接固定在所述竹片柱体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长竹片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8m、3.8cm和0.6cm。
优选地,所述短竹片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0.5m、3.8cm和0.5cm。
优选地,所述侧贴竹片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8m、2.2cm和0.8cm。
优选地,所述长竹片、短竹片和侧贴竹片均由楠竹片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锄把采用楠竹竹片制成,楠竹竹片取材方便,成本低,楠竹分布范围广,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方广泛栽种,楠竹具有生长快、主干直、抗力性好、耐力强度大、韧性好等特点,同时相对于传统的木式锄把采用树木作为原材料有价格低的优势。
粘接好侧贴竹片的竹片柱体经过打磨后制成锄把主体,上述竹片柱体的前端是指该竹片柱体加工成锄把主体后,用于连接锄刃的锄头箍的一端。通常,锄头箍的通孔呈D字形,这是因为锄头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锄把前端与锄头箍可能会发生位移,使锄把松动,所以为了便于将锄把前端与锄刃进行固定,在锄把前端插入锄头箍中后,还要插入一块楔形木块,使锄把前端与锄刃连接更加紧固,因此,锄把的前端通常不会采用锄把后部分的圆柱形,而是设计成比锄把后部分的宽度稍微宽一些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竹制锄把,代替了传统的木材原料,节约了木材资源,通过选用楠竹为原料,利用楠竹韧性好及耐力强度大等特点,使该锄把经久耐用。此外,在层叠的长竹片之间设置一片短竹片,不仅对锄把前端进行了加固,使该锄把前端在使用中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同时,也能快速打磨成型,从而适于连接锄刃。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未经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2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行透水道
- 下一篇: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