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息显示装置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1131.0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9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喻世杰;王禹童;侯志伟;蔡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芯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 |
代理公司: | 44423 深圳众赢通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翁治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信号电路 全息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源电路 控制电路 电路 电机控制电路 霍尔传感器 远距离传输 调整电机 供电功率 精准控制 控制电机 图像数据 显示画面 显示效果 转速匹配 抖动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息显示装置的控制电路,包括MCU微控制器,与MCU微控制器均连接的电源电路、WIFI模块电路、LED显示电路、红外信号电路,以及与MCU微控制器、红外信号电路均连接的电机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采用LED显示电路直接连接到电源电路,解决了LED显示电路供电功率不足,提升了显示亮度;同时,通过WIFI模块电路进行远距离传输待显示的图像数据到全息显示装置;通过红外信号电路控制电机开启转动后,利用霍尔传感器实时精确调整电机转速与显示所需要的转速匹配,精准控制显示画面定位,提高显示效果,克服了显示时画面不稳、抖动、画面旋转不良等问题,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显示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全息显示装置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层出不穷的LED屏幕随处可见,占据市场较多的为传统二维LED,这是一种是传统矩形LED,用来显示文字和简单图形。随着人们对视觉要求的不断提高,全息(Persistence Of Vision,POV,视觉暂留)显示装置应运而生。
全息显示装置是一种基于人眼视觉暂留原理来成像的显示装置,成像元件LED的排布专为特殊的旋转结构而设计。当全息显示装置旋转起来,在每一时刻的每一位置,LED形成的图案会在人眼视网膜形成残影,当全息显示装置旋转一周,一副完整的画面图案得以呈现显示。在足够高的转速和成像速度下,显示的图案最终会形成流畅的视频内容。
在传统LED显示装置基础上,利用POV效应通过控制电机及LED的旋转,形成全息显示,但同类产品普遍存显示亮度、色彩还原度不够以及画面抖动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全息显示装置的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全息显示装置的控制电路,包括MCU微控制器,与MCU微控制器均连接的电源电路、 WIFI模块电路、LED显示电路、红外信号电路,以及与电源电路及红外信号电路连接的电机控制电路;
电源电路,用于给MCU微控制器、WIFI模块电路、LED显示电路、红外信号电路以及电机控制电路供电;红外信号电路,根据MCU微控制器的控制命令发送红外载波信号至电机控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红外信号电路发送的红外载波信号控制全息显示装置的电机旋转进而带动至少一个 LED扇叶按照预设速度高速旋转;LED显示电路,用于驱动至少一个LED扇叶上的LED灯对待显示的图像数据进行全息显示;待显示的图像数据通过WIFI模块电路从外部的智能终端接收。
优选的,还包括2个与MCU微控制器及多个信号换相处理电路均相连的信号放大电路。
优选的,还包括与MCU微控制器均连接的SD卡电路、FLASH存储电路、多个信号换相处理电路;
WIFI模块电路将待显示的图像数据经MCU控制器发送至SD卡电路进行存储,MCU微控制器再读取SD卡电路中待显示的图像数据通过FLASH 存储电路进行缓存或读取,MCU微控制器读取后并通过多个信号换相处理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发送至LED显示电路。
优选的,LED显示电路包括多个LED驱动电路以及多个LED驱动芯片; LED驱动电路的数量与LED扇叶的排数相同;信号换相处理电路的数量*LED 驱动电路的数量=LED驱动芯片的数量。
优选的,红外信号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与信号放大电路连接并设置在一起,用于发射红外载波信号;红外发射电路包括4个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电路,与电机控制电路连接并设置在一起,用于接收红外载波信号;红外接收电路包括2个红外接收芯片。
优选的,还包括与MCU微控制器及电机控制电路均相连的霍尔传感器电路、以及与电机设置在一起的磁石;霍尔传感器电路与磁石磁感应配合用于检测电机的实时旋转速度,并反馈至MCU微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芯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芯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1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