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分体式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5529.8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8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唐赛红;张恺;陈露芳;马明泉;陆志豪;李斐;牛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65;F24F11/84;F25B1/00;F24S7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体式 空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分体式空调装置,包括蒸发器、辐射致冷薄膜、转轴组件、相变蓄能模块、太阳能吸热膜、布水器、冷凝器、压缩机、集水器、水泵、水箱、电动调节阀、节流阀、高透明盖板、四通阀。本实用新型在过渡季节通过辐射致冷薄膜制取冷水或太阳能吸热膜制取热水储存在水箱中,当房间需要供冷或供热时,可用水箱中的冷水或热水提供冷量或热量,进而可在不开启压缩机的情况下对房间进行供冷或供热;在供冷或供热季节可分别通过水箱中的冷水或热水满足房间的部分冷、热需求,从而减少压缩机的运行时间,降低空调装置的耗电量,实现节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与空调设备节能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分体式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分体式空调是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等构成,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构成封闭系统。制冷时,压缩机将蒸发器内的低温低压制冷气体吸入汽缸,经过压缩机做功,使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种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凝结为高压的液体。高压液体经节流阀降压后进入室内机蒸发器,在蒸发器内低压液体的制冷剂立即汽化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从而使周围的空气降温冷却,而室内风机又源源不断的将室内空气吸入,通过蒸发器降温再进入室内,从而降低室内温度。汽化后的低压低温制冷剂又被吸入压缩,实现连续制冷。制热时,四通阀换向后,室内机变成冷凝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气体换向导入冷凝器,在冷凝器内,高温制冷剂气体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并放出热量凝结为液态的制冷剂,同样通过风机的作用实现制热的目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离开冷凝器经过节流阀降压后进入室外蒸发器,并在其中不断的汽化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随后被压缩机吸入压缩,实现连续制热。
目前的分体式空调主要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制冷剂过冷度往往不足,这就会给制冷系统带来制冷能力不足,制冷剂分流不均的不良影响,导致蒸发器效率低,能耗大。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08571787A采用了能够实现冷凝水零排放并显著降低室外机的冷凝温度,提高制冷过程中的运行能效比,其实施方法为冷凝水管一端连接室内机,另一端连接室外机,用于将室内机产生的冷凝水导入室外机中。室外机内安装有喷淋管,冷凝翅片和风机,喷淋管设于冷凝翅片上方连接冷凝水管,用于将冷凝水管内的冷凝水喷淋在冷凝翅片上。喷洒在冷凝翅片表面的冷凝水在风机作用下快速蒸发并在蒸发过程中带走冷凝翅片的热量,同时兼顾了冷凝水的零排放处理和加速冷凝翅片的冷却。但是该方法并未兼顾过渡季节能耗大的问题。中国专利CN2126558Y采用了废弃的冷凝水对冷凝器进行过冷,从而达到了提高制冷量和降低耗电量的目的,其实施方法为在冷凝器的出口散热管的尾端焊接一根U型铜管,并使其浸入空调器吸出的冷凝水中,利用冷凝水的冷量对冷凝器出流的制冷剂进行制冷,以提高制冷剂过冷度,从而获得更高的致冷量。但是该方法会占用原冷凝器的一部分换热面积,提高了冷凝压力,增加了压缩机的功耗。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分体式空调装置,该装置通过辐射致冷薄膜将产生的冷量用于制取冷水,实现蓄冷和空调制冷功能;通过太阳能吸热膜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用于制取热水,实现蓄热和空调制热功能。将其与传统分体式空调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实现分体式空调调节室内温湿度的功能,同时可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和热源,达到节能的效果且系统结构简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分体式空调装置,通过辐射致冷薄膜将产生的冷量用于制取冷水,实现蓄冷和空调制冷功能;通过太阳能吸热膜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用于制取热水,实现蓄热和空调制热功能。将其与传统分体式空调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和热源,实现分体式空调调节室内温湿度的功能,同时又可达到节能的效果且系统结构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55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