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熄焦环保新型焦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5386.0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5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皓瑞;文晓波;崔平;蒋福军;胡豫凯;李梦年;张茂志;陈秀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阀门一厂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熄焦 环保 新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熄焦环保新型焦罐,包括罐体和底闸门,所述的罐体具有一锥筒段,所述的锥筒段的下部出焦口处的内侧设有出口保护圈,出口保护圈设有N个溜焦粉出口,锥筒段具有一锥斗底板,所述的溜焦粉出口与锥斗底板组成卸焦通道。所述干熄焦环保新型焦罐通过在出焦口设置出口保护圈解决了底闸门上挂红焦对出焦口边缘形成的挤压损坏,以及红焦从推焦到焦罐之间接近4米高度的落差对出焦口进行的冲击和出焦磨损,对焦罐的易毁损位置进行加强防护同时解决了焦罐盖和焦罐对位和密封问题,这种可拆卸式的结构设置整体上减小了焦罐需要经常更新所需的设备成本,延长了焦罐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与干熄焦炉配套的焦罐。
背景技术
干熄焦焦罐是与干熄焦炉配套用来盛装红焦的设备,其罐体分为三个部分,上部是圆筒段,圆筒段下连接的是锥筒段,锥筒段底部是焦罐的底闸门。使用时焦炉所生产的红焦通过推焦车推入焦罐中,通过电机车和提升机将焦罐运输送到干熄焦炉顶上,电机车运输和提升干熄焦焦罐时,此时焦罐底闸门是处在关闭状态,当干熄焦焦罐提升到干熄炉顶后放在装入装置上时,底闸门自动打开,红焦通过装入装置排入干熄炉中,上述流程在干熄焦工艺过程中不断循环。
通过研究发现,由于焦炭从炼焦炉排出的红焦炭温度高达1000℃以上,虽然有的焦罐内侧已经采用了耐热铸钢或者球墨铸铁挂板,由于焦罐内侧的挂板与挂板之间有缝隙,容易造成空气进入,致使红焦炭氧化损耗;特别是焦罐使用一段时间后维护不到位,更加容易将耐热铸钢件衬板烧坏,同时造成底部闸门受热变形,致使焦罐使用寿命降低;另外,目前焦罐的圆筒段和锥筒段非常容易造成挂焦,挂焦后严重影响焦罐内的容积和增加焦罐起重重量,再严重则提升机的起重设备不能启动,此时需要人工对焦罐内的挂焦进行清理,由于温度高,焦罐连续工作性强,因此清理起来难度非常大。锥筒段出料口由于经常受红焦冲刷和底闸门上挂焦后受到底闸门关闭时将出料口边缘的衬板挤碎而容易损坏,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特别是采用浇注料材质的衬板非常容易损坏。
除此之外,现有的干熄焦焦罐容易在上喇叭段堆积、洒落红焦,这样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罐体与焦罐盖之间的磨损,降低整个干熄焦焦罐的密封性。
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为了提高焦罐使用寿命,减少焦炭损耗和尽可能多的回收焦炭显热,解决焦罐挂焦和出料口损坏,旨在提高焦罐使用寿命和降低维护工作量新型焦罐,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干熄焦系统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熄焦环保新型焦罐,包括罐体和底闸门,所述的罐体具有一锥筒段,所述的锥筒段的下部出焦口处的内侧设有出口保护圈,出口保护圈设有N个溜焦粉出口,锥筒段具有一锥斗底板,所述的溜焦粉出口与锥斗底板组成卸焦通道。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溜焦粉出口为沿出口保护圈径向贯穿的溜焦粉孔或者由出口保护圈底部开设的溜焦粉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锥斗底板位于出口保护圈下方,出口保护圈通过锥斗底板固定。
具体的,所述的出口保护圈内侧面呈朝向出口保护圈的中心凸出的弧形凸面,外侧面呈朝向出口保护圈的中心内凹的弧形凹面。
具体的,所述出口保护圈的下部凸出设置定位柱,锥斗底板形成定位孔,定位柱插入对应的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罐体还包括上喇叭段、圆筒段,罐体内侧设置衬板,上喇叭段、圆筒段、锥筒段由上到下连接,所述的衬板包括上喇叭衬板、直段衬板、锥斗衬板,所述的直段衬板和锥斗衬板之间设有导流衬板
具体的,所述导流衬板为弧形。
具体的,流衬板直线的倾斜连接在直段衬板和锥斗衬板之间,为倒圆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阀门一厂,未经瑞安市阀门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53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两栖车水上推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打孔防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