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在水库斜拉涵上的输水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4911.7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7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戴军;刘小平;万怡国;周斌;黄丽丽;曹腾飞;温毓繁;黄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E02B13/00;F16L3/26;F16L55/07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水库 斜拉涵上 输水 管道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在水库斜拉涵上的输水管道,其结构特征是:所述斜拉闸由启闭机房、斜拉杆、支墩及闸门组成,支墩设置于水库上游坝坡;消力箱由箱体与闸门组成;水库斜拉涵按高程从高到低,斜拉闸依次连接消力箱、平涵及消力池;过滤拍门由拍门、过滤网及法兰组成;灌溉管道由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管道、转角管道及固定在平涵内的第三管道组成,通过转角管道将第一管道与第三管道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输水管道可将水源与渠道进行衔接,实现从水源、渠道到田间全程采用管道输水,既能充分利用水库的天然水位差节约能源,做到分层取水,又能加快灌溉输水速度、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领域,具体为一种安装在水库斜拉涵上的输水管道。
背景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60%~70%,节水潜力巨大。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来促进农业节水,将农业用水减量置换为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增量,成为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农业灌溉虽然在推行高效节水灌溉,但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渠道工程,沿线渗漏严重,过水效率低下,灌溉方式粗放,浪费严重。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以小面积的田间滴灌、喷灌工程为主,低压管道灌溉应用较少,从水源到田间输水段等骨干工程,节水建设与改造较少。由于我国灌溉水源以小型水库占比较大,因此从水源开始采用低压管道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的水库斜拉涵灌溉方式为斜拉闸接消力箱、平涵及消力池,再接明渠进入农田,不但消耗了天然水头,消力池出口还无法与输水管道连接,难以完成高效节水目标。同时现有的输水管道灌溉方式,大多需要通过水泵提供压力,增加投资、消耗大量电能,未能利用水库灌区的天然水位差。本实用新型对水库斜拉涵进行改造,将水源与低压管道进行衔接,为明渠灌溉形式改造成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提供条件,实现从水源、渠道到田间全程采用低压管道,既可充分利用水库的天然水位差节约能源,做到分层取水,又能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还能降低建设投资,加快灌溉输水速度,从而可大大缩短灌水周期,可实现按作物需水要求及时适量地进行灌溉,对作物高产稳产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节水型灌溉农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水库斜拉涵上的输水管道,该输水管道既能充分利用水库的天然水位差节约能源,做到分层取水,又能为明渠灌溉形式改造成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提供条件,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在水库斜拉涵上的输水管道,所述水库斜拉涵包括斜拉闸1、消力箱2、平涵3和消力池4;所述输水管道包括底座5、固定扣件6、灌溉管道装置9、放空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库涵管按高程从高到低连接顺序为:斜涵1连接消力箱2、消力箱2连接平涵3、平涵3连接消力池4;其中斜拉闸1由启闭机房1-1、斜拉杆1-2、支墩1-3及闸门1-4组成,支墩1-3设置于水库上游坝坡,斜拉杆1-2固定于支墩1-3顶上,斜拉闸1上的启闭机房1-1通过斜拉杆1-2连接闸门1-4,闸门1-4设置在消力箱2顶端;所述底座5设置于斜拉杆1-2附近并与之平行,位于水库上游坝坡,并与上游坝坡相同坡比布置;灌溉管道装置9嵌于底座5上,通过固定扣件6将灌溉管道9稳固定于底座5上;所述放空管10贯穿消力箱2与平涵3。
进一步的,所述消力箱2由箱体2-1与闸门2-2组成;其中闸门2-2设有二个孔洞,其中一个孔洞放置放空管10,另外一个孔洞放置灌溉管道装置中的第三管道9-3;其中消力箱2的箱体2-1通过闸门2-2活动固定连接,封堵的目的是防止水渗漏。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5设置于斜拉杆附近并与之平行,位于水库上游坝坡,并与上游坝坡坡比相同,用于支撑灌溉管道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4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票据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悬式绝缘子串交流耐压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