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加热器内衬的丝导压固结构及加热器内衬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4279.6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9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鸿新世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J13/00 | 分类号: | D02J13/00;B65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加热器 内衬 丝导压 固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加热器内衬的丝导压固结构及加热器内衬,加热器内衬包含一内衬本体、复数丝导及复数丝导压固结构,丝导供以设置于内衬本体的复数安装孔内,丝导压固结构为一片状结构体弯折形成,且具有一压抵段、二调整段及二卡合段,压抵段具有一凹陷部,以供压抵于丝导顶侧,调整段分别自压抵段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卡合段分别连接于调整段,以供卡掣于安装口侧缘,而使丝导压固结构安装于加热器内衬并相对丝导形成压抵固定。如此,以让丝导得以稳固地设置于内衬本体并导引纱线通过,在安装与更换拆卸上更为简易与快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的加热器组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快速使丝导稳固地安装于加热器内衬中,且易于拆卸更换丝导的应用于加热器内衬的丝导压固结构及加热器内衬。
背景技术
于纺织产业中,需通过各种相关的纺织机械让纱线得以被加工至所需结构状态,而依据纱线的各种处理程序,具有对应的机构设计。以用以加热纱线的加热器为例,其用途在于使通过的纱线可均匀受热,而松动纱线纤维的分子链,使纱线内的结晶区与非结晶区重整排列,产生稳定的分子结构。
加热器中设置有内衬,以传达温度而让通过的纱线达到加温的目的与功效。为防止纱线在高速行进过程中,发生断丝或断裂等现象,影响纱线的加工品质,于内衬的侧壁与底部会分别设置些许凸块来让纱线以悬空方式行进。当该凸块设置于内衬时,为了让凸块可确实的安装固定于上,目前采用的方式为同步设计内衬,使的形成可供卡掣凸块的结构部分,以避免高速行进的纱线所产生的动力使得凸块松脱。
然而,此举虽可使凸块稳固地安装于内衬上,但在安装与更换上却相当不便且耗时,且该凸块的实际尺寸都相当微小,因此取放上本就较为艰难,而在微小的凸块放置于内衬后,须再压抵或调整用以卡掣凸块的结构部分,以让其可固定该凸块,实需耗费多重安装工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若须更换或是取下凸块,又需再调整用以卡掣凸块的结构部分,才能将凸块取出及更换。前述方式除了造成安装与更换上的不便外,也使内衬上用以卡掣凸块的结构部分极易因多次扳折调整而损坏,一但损坏即失去固定凸块的功效,导致整个内衬都须汰换,也造成组件成本的增加。
是以,如何有效改善现今纺织领域中的加热器,应用上的窘境与缺失,实为目前相关厂商亟需克服与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加热器内衬的丝导压固结构及加热器内衬,其可大幅提升丝导的固定效能,且于安装或更换上更为简易,而使加热器内衬具备更佳的纱线处理效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揭示一种应用于加热器内衬的丝导压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丝导压固结构为一弹性片体弯折而成,且具有一压抵段、二调整段及二卡合段,该压抵段具有一凹陷部,以供压抵于丝导的一侧;该二调整段分别自该压抵段两端向外延伸形成;该二卡合段分别连接于该二调整段,以使该丝导压固结构卡掣于加热器内衬而相对丝导形成压抵固定。如此,当丝导固设于加热器内衬时,即可凭借该丝导压固结构达到稳定地固定效能,除了在安装或更换上更为简易快速,并降低加热器内衬的损坏机率外,也可让丝导具备更佳的纱线导引效能,防止纱线高速行进而使得丝导偏移歪斜。
本实用新型于另一实施例系揭示一种加热器内衬,供以安装于一纺织机械内,包含:一内衬本体,为长条状结构体,该内衬本体具有一通道及复数安装孔,该复数安装孔分别由该通道底侧向内延伸形成;复数丝导,分别设于该复数安装孔内,各该丝导具有一沟槽,以供导引纱线通过该内衬本体;及复数丝导压固结构,分别对应该复数安装孔设置,其中各该丝导压固结构是一弹性片体弯折而成,且具有一压抵段、二调整段及二卡合段,该压抵段具有一凹陷部,以供压抵于该丝导的一侧,该二调整段分别自该压抵段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该二卡合段分别连接于该二调整段,以供卡掣于该复数安装孔的侧缘,使该丝导压固结构卡掣于该内衬本体而相对该丝导形成压抵固定。如此,该加热器内衬通过该丝导压固结构,即可让该丝导的组装更为简易且稳固,大幅提升纱线导引加热效能,且有效降低更换所需时间成本并降低内衬本体的损坏机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鸿新世纪有限公司,未经东鸿新世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42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可伸缩盘扣式支撑立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