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装置运行稳定性的Marx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8923.9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1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税荣杰;陈学秒;王桂吉;马骁;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1/28 | 分类号: | G01R1/28 |
代理公司: | 51274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龙;王记明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筒 单极模块 输出电极板 盖板 本实用新型 内腔 电缆 降低充电电压 运行稳定性 部件损坏 储能模块 传输电缆 传输效率 底部连接 顶端开口 多级连接 内部中空 匹配连接 试验设备 提高装置 依次连接 装置运行 发生器 开口端 内腔中 最大化 穿过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装置运行稳定性的Marx发生器,包括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的屏蔽筒,屏蔽筒的开口端设置有盖板,屏蔽筒的内腔中设置有若干个单极模块和输出电极板,单极模块均沿着屏蔽筒的内腔呈纵向依次连接,输出电极板位于单极模块和盖板之间,最下方的单极模块和屏蔽筒内腔底部连接,最上方的单极模块和输出电极板连接,输出电极板上连接有电缆,电缆一端穿过盖板后位于屏蔽筒外部。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Marx模块,有利于降低充电电压,装置运行更加稳定,能够防止试验设备损坏,通过传输电缆与储能模块的匹配连接,使得传输效率最大化,由于是多级连接,其中一个部件损坏时只需将其进行更换,不影响整体的使用,这样发生器使用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提高装置运行稳定性的Marx发生器。
背景技术
Marx发生器也称马克思发生器,是通过低压直流电源产生高压脉冲,通过电容并联充电再串联放电的高压装置,它能模仿雷电及操作过电压等过程。所以经常用于绝缘冲击耐压及介质冲击击穿、放电等高能物理试验中。例如,模拟雷电对电力线齿轮和航空设备的影响。
而现有的马克思发生器结构复杂,都是采用单极排布方式,这种排布方式充电电压高,装置运行不稳定,容易造成试验时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Marx发生器采用单极排布方式,这种排布方式在电流通过时不稳定,充电电压高,装置运行不稳定,容易造成试验时设备损坏,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置运行稳定性的Marx发生器,该Marx发生器采用多级Marx模块,有利于降低充电电压,装置运行更加稳定,能够防止试验设备损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能够提高装置运行稳定性的Marx发生器,包括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的屏蔽筒,所述屏蔽筒的开口端设置有盖板,屏蔽筒的内腔中设置有若干个单极模块和一块输出电极板,单极模块均沿着屏蔽筒的内腔呈纵向依次连接,输出电极板位于单极模块和盖板之间,最下方的单极模块和屏蔽筒内腔底部连接,最上方的单极模块和输出电极板连接,输出电极板上连接有电缆,电缆的一端穿过盖板后位于屏蔽筒外部。目前市面上的Marx发生器基本是采用单极排布方式,这种排布方式经常用于绝缘冲击耐压及介质冲击击穿、放电等高能物理试验中,但是通过低压直流电源产生高压脉冲,通过电容并联充电再串联放电的过程中,这种排布方式充电电压高,是的装置运行不稳定,容易造成试验时设备损坏,同时一旦发生器中某个部件损坏时,整个发生器都只能报废,增加了使用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方案则是通过在屏蔽筒的内腔中设置有若干个单极模块,将这些单极模块依次串联,在进行试验时有利于降低充电电压,装置运行更加稳定,能够防止试验设备损坏,且利用传输电缆与储能模块的匹配连接,使得传输效率最大化,进一步地保证了运行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是多级连接,其中一个部件损坏时只需对应将其进行更换,不会造成发生器整体报废,这样发生器使用成本降低。
进一步地,单极模块均包括两个电容器和一个开关,同一单极模块中的开关设置在电容器之间并同时与两个电容器连接,电容器中最下方的电容器和屏蔽筒内腔底部连接,最上方的电容器和输出电极板连接,通过开关与两个电容器构成一个单极模块,在运行时,每个单极模块进行一次相应的充电电压降低,串联使用后能够整体降低充电电压,从而使得运行稳定。
而开关与电容器是通过电极连接,在每个开关上都设置有上电极和下电极,上电极与开关上部连接,下电极与开关下部连接,开关上部的上电极与靠近的电容器连接,开关下部的下电极与靠近的电容器连接,实现了电流的传输。
在开关上部的上电极充正高电压,开关下部的下电极充负高电压,为了使得固定更加牢固,开关的上电极或下电极均与靠近的电容器的电极通过螺钉连接。
为了对屏蔽筒的开口进行固定,将盖板与屏蔽筒的开口端固定且能够完全覆盖开口端,而且屏蔽筒优选呈圆柱型。这样电容器在内部安装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8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测试用的探针组件
- 下一篇:一种单相智能电能表开关电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