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7859.2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9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登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新区苏新立创环境科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29C45/17;B08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废气处理装置,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不方便使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收集管组件、风管总管、低温等离子装置、排气管、排气筒和离心风机,收集管组件包括风管支管、收集罩和排风机;收集罩设置在注塑机上方,风管支管的一端与收集罩连通,风管支管的另一端与风管总管的一端连接;风管总管的另一端连接至低温等离子装置的进气口,排气管的一端连接至低温等离子装置的排气口,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排气筒连通;离心风机设置在排气管内,排风机设置在风管支管内。通过收集管组件和风管总管将有机废气输送至低温等离子装置进行处理,去除效率高、人力消耗低,具有便于使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挤出及丝印中会带有少量有机废气,主要污染因子为非甲烷总烃,根据环保要求,该有机废气必须进行治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大气。有机废气一般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在有机废气处理时普遍采用的是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处理法、催化燃烧法、催化氧化法、酸碱中和法、等离子法等多种原理,但是一般推荐使用等离子法,因为低温等离子法具有去除效率高且使用方便的特点。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去除VOCs(挥发性有机物),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高电压放电形式获得非热电平衡等离子体,即产生大量的高能电子或高能电子激励产生的O、OH、N等活性粒子,破坏C-H、C=C或C—C等化学键,使VOCs分子中的H、C1、F等发生置换反应。由于O、OH等具有强氧化能力,结果使C、H分解氧化,最终生成CO2和H2O,即VOCs通过放电处理最终变为无害物质。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1852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活动支架和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设置有左模具,活动支架上设置有与左模具形成模具腔的右模具,活动支架上设置有给模具腔内注入熔融的塑料的注塑枪、给注塑枪提供熔融的塑料的注射装置和控制注塑枪启动的电机,固定支架顶部安装有延伸至模具腔上方的收集罩,收集罩顶部设置有风机,风机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连通有水箱,水箱顶部设置有排气孔和设置在排气孔内的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剂。在注塑机开模时,能够快速将模具附近的烟雾进行吸收,减少空气污染,避免烟雾对人体身体的伤害。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上述注塑机废气处理装置时,因为注塑产生的有机废气不溶于水,所以仅能依靠其在水箱顶部设置的活性炭吸附剂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即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法),但是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法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需要经常更换活性炭吸附剂,人力消耗大,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废气处理装置,其具有便于使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注塑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收集管组件、风管总管、低温等离子装置、排气管、排气筒和离心风机,所述收集管组件包括风管支管、收集罩和排风机;所述收集罩设置在注塑机的挤出口上方,所述风管支管的一端与收集罩连通,所述风管支管的另一端与风管总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风管总管的另一端连接至低温等离子装置的进气口,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至低温等离子装置的排气口,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排气筒连通;所述离心风机串接在排气管上,所述排风机设置在风管支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风机将有机废气通过收集罩、风管支管和风管总管送入低温等离子装置中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气体由离心风机抽至排气筒中并排放。本实用新型废气去除效率高、人力消耗低,具有便于使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管组件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收集管组件均对应一个注塑机,每一所述收集管组件的风管支管均与风管总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多个注塑机产生的有机废气同时收集并集中处理,大大加快了废气的处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新区苏新立创环境科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新区苏新立创环境科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7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