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竖向井管吊装就位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6722.5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0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勇;韩易达;刘晓刚;王会刚;任富芝;温兵;李世亮;李雯雯;史百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竖向 吊装 就位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竖向井管吊装就位的工装,包括至少三根沿井管内圆周向均布的竖向工作杆,所有所述竖向工作杆的中上部采用至少两个相互分离的、水平设置的圆环型构件连接在一起,所有所述竖向工作杆的下部是自由的,在每根所述竖向工作杆的下端均设有沿井管径向布置的滚轮和向外侧垂直伸出、沿井管径向布置的卡爪,所述卡爪位于所述滚轮的上方,所述卡爪的连接端和所述滚轮的中心均位于井管的内圆线上,所述卡爪的长度和所述滚轮的半径小于等于井管的壁厚。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可靠,安全性好,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混凝土管破碎,就位准确,使用方便,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竖向井管吊装就位的工装。
背景技术
在降水井等井筒施工中需要下放混凝土管,目前施工现场多采用钢丝绳等捆绑的方式下放,这种方式操作麻烦,施工效率低;存在掉落隐患,容易造成混凝土管破碎,容易造成人员伤害,安全性较差。安装时就位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竖向井管吊装就位的工装,在降水井等井筒施工中采用该工装辅助吊装混凝土管效率高,稳定性、安全性好,就位准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竖向井管吊装就位的工装,包括至少三根沿井管内圆周向均布的竖向工作杆,所有所述竖向工作杆的中上部采用至少两个相互分离的、水平设置的圆环型构件连接在一起,所有所述竖向工作杆的下部是自由的,在每根所述竖向工作杆的下端均设有沿井管径向布置的滚轮和向外侧垂直伸出、沿井管径向布置的卡爪,所述卡爪位于所述滚轮的上方,所述卡爪的连接端和所述滚轮的中心均位于井管的内圆线上,所述卡爪的长度和所述滚轮的半径小于等于井管的壁厚。
在所有所述竖向工作杆的上端连接有起吊连接构件。
所述滚轮通过轴承与所述竖向工作杆的下端连接。
所述起吊连接构件是由至少三根斜向杆件构成的,所有所述斜向杆件的下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竖向工作杆的上端连接,所有所述斜向杆件的上端交汇连接在一起。
所述竖向工作杆、所述卡爪、所述圆环型构件和所述斜向杆件均是由钢筋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下部自由的竖向工作杆并在竖向工作杆下端设置卡爪和滚轮的结构,利用滚轮带动竖向工作杆下部产生弯曲变形,使工装能够顺利通过井管,在竖向工作杆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在滚轮和卡爪穿出井管后迅速复位,卡住井管,实现吊装过程中对井管的支撑,结构稳定可靠,安全性好,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混凝土管破碎,就位准确,使用方便,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起吊井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就位井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竖向工作杆;2、卡爪;3、滚轮;4、圆环型构件;5、斜向杆件;6、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3,一种用于竖向井管吊装就位的工装,包括至少三根沿井管内圆周向均布的竖向工作杆1,所有所述竖向工作杆1的中上部采用至少两个相互分离的、水平设置的圆环型构件4连接在一起,所有所述竖向工作杆1的下部是自由的,在每根所述竖向工作杆1的下端均设有沿井管6径向布置的滚轮3和向外侧垂直伸出、沿井管6径向布置的卡爪2,所述卡爪2位于所述滚轮3的上方,所述卡爪2的连接端和所述滚轮3的中心均位于井管6的内圆线上,所述卡爪2的长度和所述滚轮3的半径小于等于井管6的壁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67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转接装置及输送转接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喷枪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