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合楼板边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5076.0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2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阎红;欧长红;曾诚;龙知理;曾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东方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邓淑红 |
地址: | 410217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双***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 楼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合楼板边模,它包括边模主体和封堵板,边模主体上设有一排沿模长方向布置的过筋槽,封堵板上对应过筋槽位置设有相应的开口,封堵板的一端与边模主体铰接,封堵板能够绕铰接位置转动使开口与过筋槽分合。使用时,将预埋的钢筋从过筋槽处伸出,然后使封堵板绕铰接位置转动,至封堵板上开口与过筋槽重合,形成匹配于钢筋外径的圆孔,并将过筋槽其它区域封闭,完成各过筋槽的封堵,再向模具内浇注混凝土即可,预制完成后抬起封堵板即可进行拆模;采用整体封堵的形式替代传统工艺中单独封堵,简化施工工艺,提高了封堵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也缩短了预制周期,并且模具能够重复利用,相较于以往的封堵方式能够节省物料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合楼板边模。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件(PC构件)是建筑产业、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叠合板通过吊装就位到相应部位后,通过节点加固及现浇层混凝土浇筑与主体结构联接形成整体。针对现在的叠合楼板一般采用泡沫棒和堵浆条对应过筋槽进行封堵,防止混凝土外漏,每个开槽处都需要泡沫棒和堵浆条进行单独堵浆,工作量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堵浆效率低下,且泡沫棒和堵浆条难以实现及时回收造成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效堵浆、节省人力物力的叠合楼板边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叠合楼板边模,它包括边模主体和封堵板,边模主体上设有一排沿模长方向布置的过筋槽,封堵板上对应过筋槽位置设有相应的开口,封堵板的一端与边模主体铰接,封堵板能够绕铰接位置转动使开口与过筋槽分合。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使所述边模主体包括角钢和连接板,角钢的一端设有铰接孔,连接板为矩型板,角钢有一对、背靠背布置、分别固接于连接板的两侧。
作为优选,使所述过筋槽为U型槽,一排过筋槽沿模长方向均布于角钢的竖直边上。
相配套的,使所述封堵板为L型板,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竖直段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开口为半圆形开口,一排开口沿水平段长度方向均布;封堵板的厚度匹配于所述连接板的宽度,封堵板置于连接板上通过穿过安装孔和铰接孔的销轴铰接。
为了便于拆模,在所述水平段的外端设有伸出所述边模主体外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置于模台上,将预埋的钢筋从过筋槽处伸出,然后使封堵板绕铰接位置转动,至封堵板上开口与过筋槽重合,形成匹配于钢筋外径的圆孔,并将过筋槽其它区域封闭,完成各过筋槽的封堵,再向模具内浇注混凝土即可,预制完成后抬起封堵板即可进行拆模;采用整体封堵的形式替代传统工艺中单独封堵,简化施工工艺,提高了封堵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也缩短了预制周期,并且模具能够重复利用,相较于以往的封堵方式能够节省物料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非封堵状态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优选实施例封堵状态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优选实施例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图示序号:
1—边模主体,11—角钢、111—U型槽,12—连接板;
2—封堵板,21—开口,22—手柄;
3—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叠合楼板边模,包括边模主体1和封堵板2。
边模主体1包括一对角钢11和将两角钢连为一体的连接板12;角钢11的竖直边上沿长度方向均布有一排U型槽111作为过筋槽,竖直边的端部设有铰接孔,两角钢背靠背布置,固接于连接板12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东方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东方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5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锌支架
- 下一篇:一种汽车周盘式制动散热制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