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气喷涂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2668.7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7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陆穗安;杨捷;陆伟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涂圣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吴婧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气喷涂机,包括设有气缸活塞的气缸、连接气缸活塞的涂料增压组件、连接涂料增压组件的涂料输出过滤组件和连接气缸的气路转换装置和连接气路转换装置的进气组件;涂料增压组件包括连接气缸活塞的上活塞杆、连接上活塞杆的下活塞杆和与下活塞杆配合的涂料缸,下活塞杆伸入到涂料缸中;涂料缸的内腔分成输出接头腔体、设于输出接头腔体下的涂料缸上腔体和设于涂料缸上腔体下的涂料缸下腔体;涂料缸底部设有涂料吸入口,涂料吸入口连通涂料缸下腔体;气缸活塞把气缸的内腔分隔成气缸上腔体和气缸下腔体。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保证了涂料的流量,达到无气喷涂机压力与流量平衡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气喷涂机。
背景技术
无气喷涂是指涂料在喷涂机的高压作用下,形成不含气体的雾状,被瞬间喷出,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无气泡且表面光滑均匀的涂膜。涂装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产品质量及价格。目前市场上喷涂机主要有电动喷涂机和气动喷涂机二种,因涂料大多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所以绝大多数喷涂机都采用气动喷涂机。
无气喷涂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风来推动气泵工作、进而推动气缸活塞杆并带动涂料缸活塞杆做上下往复运动的。但是现有的无气喷涂机,压力与流量不平衡,压力够大的流量不够,流量够大的压力不够,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无气喷涂机,解决了现有无气喷涂机压力与流量不平衡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气喷涂机,包括设有气缸活塞的气缸、连接气缸活塞的涂料增压组件、连接涂料增压组件的涂料输出过滤组件和连接气缸的气路转换装置和连接气路转换装置的进气组件;涂料增压组件包括连接气缸活塞的上活塞杆、连接上活塞杆的下活塞杆和与下活塞杆配合的涂料缸,下活塞杆伸入到涂料缸中;涂料缸的内腔分成输出接头腔体、设于输出接头腔体下的涂料缸上腔体和设于涂料缸上腔体下的涂料缸下腔体;涂料缸底部设有涂料吸入口,涂料吸入口连通涂料缸下腔体;气缸活塞把气缸的内腔分隔成气缸上腔体和气缸下腔体。
进一步,所述下活塞杆和所述涂料缸的内壁之间夹设有分隔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气缸顶部设有吊环,吊环设有外螺纹,气缸顶部设有二级凸台,二级凸台设有内螺纹孔,吊环和气缸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孔实现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气缸的内腔直径D为265mm-400mm。
进一步,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进气口、连接进气口的调压过滤器、连接调压过滤器的油雾器、连接油雾器的进气软管和连接进气软管的活动接头;活动接头连接气路转换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涂料输出过滤组件,涂料输出过滤组件包括连接所述输出接头腔体的过滤壳、套设于过滤壳内的滤芯和设于过滤壳的高压涂料输出接口,滤芯和过滤壳内壁之间形成滤芯外腔,滤芯中空形成滤芯内腔,滤芯内腔连接高压涂料输出接口。
进一步,还包括车架,所述气缸、所述涂料增压组件、所述涂料输出过滤组件和所述进气组件连接车架;车架底部设有车轮,车架顶部设有把手;车架还设有车架板,气缸通过气缸底座连接车架板。
进一步,所述涂料增压组件设于所述气缸底座下方,涂料增压组件通过螺杆和活接螺母连接气缸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涂料增压组件的结构,不管气缸活塞上升还是下降,都能为涂料输出过滤组件供应涂料,保证了涂料的流量,达到无气喷涂机压力与流量平衡的功能。进气组件采用调压过滤器过滤气源杂质调低压力后再进入油雾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采用油雾器,会在气体中混合有雾化后的油雾以润滑后面的零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涂圣涂装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涂圣涂装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2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应变计保护装置
- 下一篇:方向盘回正系统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