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的自动化包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0329.5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3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宜家耐热陶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0 | 分类号: | B65B1/30;B65B43/12;B65B43/30;B65B51/14;B65B6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499 湖北省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自动化 包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的自动化包装装置,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茶叶的包装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自动化包装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具有封装平台,封装平台上设置有用于传送包装袋的传动带,传动带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封装平台上固设有进料斗且进料斗位于传动带的正上方,进料斗的下端出口与传动带之间设有下料通道;机架上设有能够封堵下料通道的封堵结构;传动带的上方位于传动带的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固设有具有负压吸附力的吸嘴;传动带的出料端设有用于将包装袋进行封口的封装机构。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化包装装置实现了袋泡茶的全自动包装,自动化程度高,包装高效精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包装装置,特别是一种茶叶的自动化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饮品原料,饮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茶叶包装是指根据客户需求对茶叶进行包装,以促进茶叶商品销售。一个好的茶叶包装设计可以让茶叶的身价提高数倍,茶叶包装已经是中国茶叶产业的重要环节·通常茶叶采摘后需要杀青烘干,然后再封装起来,不仅提升美观度,也便于茶叶的保存,茶叶种类多种多样,茶叶的包装也丰富多彩,有袋装,罐装,锡纸包装等。传统的茶叶包装工艺多采用人工手动完成。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5905340A,公开日:2016-08-31)公开了一种茶饼自动化包装机,包括模型盒,模型盒与倒锤装置相配合,倒锤装置往复运动捶打模型盒内茶叶制成茶饼,制成茶饼后由推出装置将茶饼由模型盒中推出至包装机构上,包装机构接收由输送装置输送的包装材料并对茶饼进行包合封装。倒锤装置往复运动将模型盒内的茶叶捶打制成茶饼,推出装置将茶饼推送至包装机构,包装机构将输送装置输送来的包装材料对茶饼包合封装,倒锤装置包括第一往复运动机构,第一往复运动机构与捶打茶叶的倒锤连接,倒锤与模型盒相配合,第一往复运动机构与第一动力装置连接;由第一动力装置带动第一往复运动机构运动,从而使倒锤将模型盒中的茶饼捶打制成茶饼。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自动化包装机主要运用于茶饼的包装,而不能直接运用在绿茶的封装上,市面上目前的包装设备大多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包装不够精致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茶叶的自动化包装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茶叶包装的通用型和高效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茶叶的自动化包装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具有封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平台上设置有用于传送包装袋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封装平台上固设有进料斗且所述进料斗位于所述传动带的正上方,所述进料斗的下端出口与所述传动带之间设有下料通道;所述机架上设有能够封堵所述下料通道的封堵结构;所述传动带的上方位于所述传动带的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固设有具有负压吸附力的吸嘴;所述传动带的出料端设有用于将包装袋进行封口的封装机构。
其原理如下:大量茶叶放置在进料斗,整个自动化包装装置由电控系统统一自动化控制,纸质或塑料的包装袋放入传动带的进料端,随传动带到达下料通道的正下方,驱动气缸带动吸嘴相对移动,两个吸嘴吸附在包装袋的两侧,然后驱动气缸带动吸嘴相反移动,两个吸嘴将包装袋的两侧拉开;进料斗内的茶叶通过封堵结构控制每次释放设计量的茶叶到包装袋内,之后吸嘴释放包装袋,包装袋在传动带上继续移动至封装机构处,通过封装机构封闭开口后完成包装,输送至传动带的出料端。
本自动化包装装置实现了袋泡茶的全自动包装,从茶叶上料计量开始,到撑袋灌装,折叠封口,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包装高效精准,对茶叶实现纸袋或薄膜口袋进行包装,效果好,而且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宜家耐热陶砂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宜家耐热陶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0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共享电池充电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