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8901.4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6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敏;吴玉琼;潘伟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44420 广东品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井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盒体 底盖 空腔 艾灸条 导向槽 插孔 本实用新型 闭合 活动连接 同一直线 侧面 通气孔 温灸器 振荡 艾灸 面形 贯通 开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灸器,包括内部形成为空腔的盒体(1)和设置于所述空腔中的艾灸条导向槽(2);其中,所述盒体(1)的底面形成为底盖(101),且所述底盖(101)活动连接于所述盒体(1)的侧面的底部,以使得所述底盖(101)能够开放或闭合所述空腔;所述盒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插孔(102),且所述艾灸条导向槽(2)的轴线与所述插孔(102)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盒体(1)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贯通的通气孔(103)。实现了艾灰便于清理,防止使用过程中的振荡对艾灸过程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灸装置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温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是我国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中医中重要的医疗方法之一。艾灸具有温热的作用,这种温热的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粘连和渗出物的消散吸收,可以温经散寒,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温灸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灸具,在艾灸疗法中的应用广泛。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燃尽的艾灰需要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造成艾灰的飞散,造成对操作人员的烫伤的危险的存在。同时,艾条在放入温灸器中后,也容易因使用状态的变化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晃动,从而造成使用上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温灸器也大多是通过顶盖开启的方式来实现其内部的清理,而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打开顶部时,因温灸器的振动造成艾灰飞出等问题,而飞出的艾灰直接飘散,对人体健康也造成一定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灸器,以解决温灸器在对艾灰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艾灰分散,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烫伤的危险,同时,在艾条放置后随着使用状态的变化造成艾条位置的变化,进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灸器,包括内部形成为空腔的盒体和设置于所述空腔中的艾灸条导向槽;其中,
所述盒体的底面形成为底盖,且所述底盖活动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侧面的底部,以使得所述底盖能够开放或闭合所述空腔;
所述盒体的顶面上设置有插孔,且所述艾灸条导向槽的轴线与所述插孔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盒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贯通的通气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盒体的顶面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内部中空的罩体,所述罩体为圆台形,且直径自靠近所述盒体的一端自远离所述盒体的一端增大。
作为优选的,所述罩体为多个圆环相连接形成的可折叠结构;所述底盖形成为致密的网格板体。
作为优选的,所述盒体的顶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扣,所述罩体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盖的其中一边与所述盒体的侧面的其中一个底边铰接连接;
所述盒体中至少一个侧面的底部设置有插槽,所述底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卡。
作为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方向延伸形成的卡槽,所述底盖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契合的插条。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把手。
作为优选的,所述插孔的数量为2-4个,且形成为圆柱形孔体,所述艾灸条导向槽形成为半圆环柱体。
作为优选的,所述通气孔形成为多边形柱体,且一个侧面上的通气孔的数量不小于2个;
且所述盒体中至少一组相对的侧面上各自设置有通气孔(103)。
作为优选的,所述艾灸条导向槽通过连杆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内壁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艾灸条导向槽的外弧面上还设置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根凸条;
所述凸条为橡胶减震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未经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89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