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式制氧机吸附筒模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8114.X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0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鲁小俊;王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盖斯伊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44214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21500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板 吸附筒 制氧机 筒体 本实用新型 安装模组 安装槽 模块式 体内 可拆卸连接 一次性安装 安装过程 并列安装 单元组合 对称连接 模组结构 制氧量 适配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式制氧机吸附筒模组结构,属于模块式制氧机领域,其包括安装模组,安装模组包括对称连接在同一个吸附筒单元的两个筒体相互远离的两侧的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吸附筒单元通过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并列安装在制氧机的壳体内多组,相邻两个第一组装板以及两个第二组装板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朝向筒体的一侧均形成有与筒体适配的安装槽,筒体与第一组装板和和第二组装板相连的两侧分别嵌设在两个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根据制氧量的需要将多组吸附筒单元组合在一起后,将组装好的整体一次性安装在制氧机的壳体内并固定,简化吸附筒单元的安装过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式制氧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式制氧机吸附筒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模块式制氧机是指以变压吸附(PSA)技术为基础,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新型设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采用分子筛的吸附性能,通过物理原理,以大排量无油压缩机为动力,把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进行分离,最终得到高浓度氧气的设备,其具有产氧迅速、氧浓度高的优点,适用于各种人群氧疗和与保健。
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制氧机的吸附筒单元1示意图,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筒体11,分子筛添加在筒体11内部,两个筒体1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使用时将吸附筒单元1安装在制氧机的壳体3 内,经过压缩的空气进入筒体11内,在筒体11内分解为氧气后汇集在一起产出。
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根据对制氧机的制氧量和制氧速度的需求不同,需要在壳体内部安装1-3组及以上的吸附筒单元,需要对吸附筒单元进行多次安装,过程较为繁琐,此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式制氧机吸附筒模组结构,具有能够有根据制氧量的需要将多组吸附筒单元组合在一起后,将组装好的整体一次性安装在制氧机的壳体内并固定,简化吸附筒单元的安装过程的效果。
一种模块式制氧机吸附筒模组结构,包括安装模组,所述安装模组包括对称连接在同一个吸附筒单元的两个筒体相互远离的两侧的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所述吸附筒单元通过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并列安装在制氧机的壳体内多组,相邻两个第一组装板以及两个第二组装板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朝向筒体的一侧均形成有与筒体适配的安装槽,所述筒体与第一组装板和和第二组装板相连的两侧分别嵌设在两个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第一组装板和相邻两个第二组装板之间均通过连接件和连接槽相互嵌合连接,所述连接件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且连接件的截面呈燕尾形,所述连接槽为与连接件适配的燕尾槽,所述连接槽的槽顶延伸至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顶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壳体底壁上设置有用于对底座进行限位的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的顶壁和底壁设置为形状相同的矩形,并且侧壁上形成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形成有与限位柱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顶端延伸至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的底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朝的槽底与筒体侧壁贴合设置,并且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处固定连接有增摩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侧板远离底壁一侧朝向相互靠近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的顶壁之间穿设有螺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两相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侧壁上形成有与定位柱适配的定位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盖斯伊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盖斯伊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8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式氧气发生器气流分布结构
- 下一篇:臭氧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