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改进SIA技术的水下微型现场自动营养盐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7711.0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1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颢铭;谭丽菊;张嘉逸;丁进仁;李凤红;覃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08 | 分类号: | G01N35/08;G01N35/00;G01N21/25;G01N21/05 |
代理公司: | 37201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混合 本实用新型 采样模块 废液处理 分析测定 检测模块 清洗模块 蒸馏水 绞车 避免污染 混合溶液 现场分析 原位测定 装置安装 分析仪 密封舱 模块化 清洗液 体积小 营养盐 采样 船载 水样 清洗 改进 采集 海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SIA技术的水下微型现场自动营养盐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模块、溶液混合模块、检测模块、清洗模块和废液处理模块,水样经过采样模块采集后,与试剂经过溶液混合模块混合,进入检测模块;测定结束后,从清洗模块吸取蒸馏水对所有管路和阀进行清洗,清洗液和混合溶液并入废液处理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可实现海水中不同参数的分析测定工作;水下原位测定,节省人工,避免污染;溶液混合模块采用改进的SIA设计,体积小,混合程度高,可实现连续不间断分析测定;针对水下测定和小型化的原则设计,体积较小,整个装置安装于密封舱中,可搭载于ROV或船载绞车,适合进行特殊区域采样及水下现场分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营养盐分析仪,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改进SIA技术的水下微型现场自动营养盐分析仪,属于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中的营养盐是海洋中的生物限制性因素之一,对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营养盐浓度超标,从而引起赤潮和水华等污染现象,这也逐渐引起了人们对海洋营养盐浓度的重视。同时,营养盐浓度也是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对探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海洋中营养盐浓度的分析测定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的营养盐浓度测定的方式主要还是利用采水器采取水样后,将水样利用一定手段储存后带回陆上实验室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也势必会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水样污染,从而影响数据测定的准确性;同时人工测定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且极易出现操作误差等问题。故目前营养盐分析技术开始向自动化、现场分析的趋势发展。
目前的营养盐自动分析仪大部分采用流动分析技术,以完成测定过程的自动化,极大提高了测定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而作为第三代流动分析技术的顺序注射分析(SIA)采用了注射泵往复运动的形式完成溶液的混合与推动过程,相对于其前身空气间隔式连续流动分析(SCFA)和流动注射分析(FIA)具有结构简单、重现性高、混合程度高、试剂用量小、测定准确度高等优点。而与分光光度法联用的SIA已经广泛应用于营养盐、重金属等海洋要素的测定。
同时,现有的营养盐分析仪器大部分体积较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无法进行现场的分析测定工作。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发展一种小型的,结构简单,通用性强的现场自动分析仪器已经成为海洋环境分析仪器发展的大趋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改进SIA技术的水下微型现场自动营养盐分析仪,可根据需要在指定海区进行采样和原位水质连续监测,极大地节省人工的同时防止人工操作以及水样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改进SIA技术的水下微型现场自动营养盐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模块、溶液混合模块、检测模块、清洗模块和废液处理模块,水样经过采样模块采集后,与试剂经过溶液混合模块混合,进入检测模块;分析工作结束后,从清洗模块吸取蒸馏水对所有管路和阀进行清洗,清洗液和混合溶液最终并入废液处理模块。
所述采样模块依次包括进样装置、过滤装置、采样多通阀、贮水室,水样通过进样装置采集后经过滤装置过滤再经由采样多通阀进入贮水室;所述贮水室为螺口双口试剂袋,所述贮水室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可实现某一站位多层次水样的同时采集;所述进样装置为蠕动泵。
所述溶液混合模块包括试剂袋、混合多通阀、控制阀、单向阀、串联注射泵装置,所述试剂袋通过混合多通阀与贮水室连接,利用串联注射泵装置同时抽取水样和试剂并进行混合;所述试剂袋采用螺口设计,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7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机构及体外诊断检测装置
- 下一篇:快速置换的多通道自动化滴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