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山甲饲养栏舍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1678.0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6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廖河康;阙腾程;陈盘余;黎寿生;施恩念;韦永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1/00 | 分类号: | A01K1/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杨立华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山甲 饲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山甲饲养栏舍,包括依次连通的休息区、仿生态活动区、进食饮水区和清洁区;所述休息区内铺设有温控地暖设备;所述仿生态活动区内铺设有一层沙土层,沙土层上铺设有石块;所述进食饮水区高于仿生态活动区和清洁区,所述进食饮水区向清洁区一侧倾斜。本实用新型的穿山甲饲养栏舍的优点在于:(1)栏舍全年温度波动小,能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2)增加圈养穿山甲的运动量,可增强其体质,降低其患病发生率;(3)保持卫生、干燥的饲养环境,有效防止病菌滋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物饲养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穿山甲饲养栏舍。
背景技术
圈养动物普遍遇到的问题是身体机能随圈养时间增长而逐步退化,原因是圈养动物的设备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没有足够的运动空间或运动空间过于单调,空气不流通,环境潮湿,造成细菌滋生致动物患病;或者栏舍空间功能上的设计不能适应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夏季不能降温,冬季不能保暖。
穿山甲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生活习性为穴居、昼伏夜出动物,胆小,应激性强,遇到危险时,缩圈一团。其食谱范围小,只以食用白蚁为主,不耐高温不耐寒,免疫系统抵抗力差,对饲养环境温度要求高,人工饲养难度大。穿山甲在野外生存时,为寻找食物通常要爬行数公里以上,运动量大,圈养后首先面临的是食物问题与圈养栏舍环境问题。合理的圈养栏舍设计对穿山甲的饲养起到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可能营造适合穿山甲生存的环境,包括降温保暖,保持穿山甲的运动量,保持干燥干净的环境,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山甲饲养栏舍,该饲养栏舍的结构设计符合穿山甲饲养条件,包括保暖、运用仿生态环境来保持穿山甲运动量、保持栏舍干燥干净,以有效解决穿山甲在较高纬度地区冬天饲养过冬问题与圈养运动量少的问题。
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穿山甲饲养栏舍,包括依次连通的休息区、仿生态活动区、进食饮水区和清洁区;所述休息区内铺设有温控地暖设备;所述仿生态活动区内铺设有一层沙土层,沙土层上铺设有石块;所述进食饮水区高于仿生态活动区和清洁区,所述进食饮水区向清洁区一侧倾斜。
所述休息区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门A。
所述休息区与仿生态活动区连接的侧设置有一个出口,所述出口距离休息区地面的高度为50~60cm。
所述温控地暖设备铺设在休息区的底面。
所述温控地暖设备还铺设在休息区的墙体上。
所述沙土层的厚度为45~55cm。
所述沙土层的土取自山上黄土或稻田土,沙土层的土与沙的比例为1:0.3~0.5。
所述进食饮水区中间为凹平面区域,进食饮水区与清洁区相连面上设置有凸点。
所述进食饮水区的两侧设置有可移动的钢制门B。
所述清洁区与下水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栏舍全年温度波动小,能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2)增加圈养穿山甲的运动量,可增强其体质,降低其患病发生率;(3)保持卫生、干燥的饲养环境,有效防止病菌滋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穿山甲饲养栏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休息区,2-仿生态活动区,3-进食饮水区,4-清洁区,5-门A,6-出口,7-可移动的钢制门B,8-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1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饰装修用脚手架
- 下一篇:一种保温铝合金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