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含氨废水循环电解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1042.6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7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孙伟钢;陈琍;徐伟;诸剑锋;刘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杭州市解***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废水 循环 电解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浓度含氨废水循环电解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缓冲水箱、电解装置和停留水箱;稳流输送泵与变频器电连接;电解装置入口处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氨氮测定仪、温度测量仪和二号阀门;电解装置与整流柜电连接;停留水箱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停留水箱出口处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氨氮测定仪;电解装置入口处的管路和位于第二氨氮测定仪后的管路分别与循环管路的两端连通;循环管路上两端分别设置有四号阀门和五号阀门,中部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本实用新型的高浓度含氨废水循环电解处理设备,具有投资小、占地少、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通过循环电解使高氨氮浓度(500mg/L)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1mg/L),且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含氨废水循环电解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多种废水,典型的有渣溢水、化学废水、反渗透浓排水、精处理再生废水、脱硫废水等。
燃煤电厂氨氮废水的来源包括(1)脱硫废水中携带氨氮:脱硫废水水质会因燃煤电厂使用煤种、石灰石和脱硫工艺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差异。但通常情况下,脱硫废水呈弱酸性、含盐量高且含有大量Cl-、SO42-、悬浮物及微量重金属,此外还含有一定浓度的氨。脱硫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主要受SCR脱硝反应器内氨逃逸率的影响,氨逃逸率越高,脱硫废水中的氨氮浓度越高。(2)精处理再生废水中携带氨氮:阴、阳树脂在再生系统储存塔内混合均匀后送至精处理除盐装置内,无论是阴树脂还是阳树脂,都有一定的交换容量,这就决定了精处理除盐装置的有一定的周期制水量。当阴、阳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失效后,运行人员便停运相应的精处理除盐装置,投运备用除盐装置后,将失效的混合树脂输送至体外再生装置进行分离、再生,循环使用。阳、阴树脂失效后,分别用4%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再生,阳离子再生过程中,NH4+被交换出来,随再生废液进入废水中,因此,燃煤电厂精处理再生废水中的氨氮来自于热力系统加入的氨水,且精处理再生废水中氨氮的浓度受精处理混床的周期制水量、树脂性能等因素的影响。
氨氮在工业废水中的存在形式主要为NH3-N和NH4+-N,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目前,工业废水氨氮的去除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和生物法,其中物理化学法有吹脱法、化学沉淀法、吸附法、膜法、化学氧化法等,生物法主要有硝化反硝化法、厌氧氨氧化法等。
近年来,在“分类收集、阶梯回用”方针的指引下,火力发电行业已形成了多种处理大多数废水的成熟技术路线,但仍有以脱硫废水、精处理再生废水为代表的末端废水(氨氮废水),其含盐量高,水质成分复杂,难以通过常规处理工艺处理回用,尤其是对于高氨氮浓度(500mg/L)的废水,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燃煤发电厂高浓度(500mg/L)含氨废水时,在不增加电解级数或扩大设备规模的情况下,通过单次电解往往无法将废水中的氨氮去除至合格排放标准。
因此,急需一种高效、低能耗的末端废水处理新设备,实现全回用或减少排放,以较低的成本回用或处理合格。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浓度含氨废水循环电解处理设备,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浓度含氨废水循环电解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的高浓度含氨废水循环电解处理设备,具有投资小、占地少、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其最突出的优点在于:通过循环电解使高氨氮浓度(500mg/L) 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1mg/L),在不增加设备成本的前提下,最经济地实现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且效率高;所述电解槽采用并联连接方式,且可自由拆装,使用者可根据废水的含氨水平,自由设置处理废水的电解槽数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浓度含氨废水循环电解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缓冲水箱、电解装置和停留水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1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