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啮合连接的鼓风机轴承箱甩油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9940.8 | 申请日: | 201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刚;李文智;刘文辉;夏峰;常青;王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22 | 分类号: | F16N7/22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啮合 连接 鼓风机 轴承 箱甩油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啮合连接的鼓风机轴承箱甩油环,由上半环和下半环两个半圆环组合而成的圆环形,上半环与下半环连接部分采取上下凹凸配合、相互交错布置,通过滑台和滑槽啮合连接装配;圆环甩油环内圈窄、外圈宽,断面设计为梯形;在上半环与下半环连接部分对应位置上开有一沉头螺钉孔。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连接牢固,运行安全平稳,可避免油质问题导致的轴承点蚀、磨损问题,杜绝轴承及轴承箱损坏的恶性事故,有效防止零部件松动脱落造成的磨损或油质污垢,减少备件消耗和检修费用,降低鼓风机的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铁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啮合连接的鼓风机轴承箱甩油环。
背景技术
甩油环位于高压鼓风机两侧轴承箱内,在主轴上利用离心力在轴承箱油池内离心旋转为轴承淋油进行润滑。甩油环不但为轴承提供高质量的润滑,还要防止润滑油顺着轴与箱体的间隙流出。理想的甩油环是全封闭O型环,但是在连续旋转2160小时或其它不同工况中,经常发生更换轴承箱或轴承时,将原甩油环损坏。重新恢复润滑的功能需加工两个半圆体组合成环。一是考虑带油润滑.这种连接成的甩油环代表着甩油环特征。二是控制油箱轴头漏油的问题。
甩油环虽有多种形式,但是运行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亦值得关注:一是采用金属材质,其磨损的金属粉末留在油池中,造成油池污染,使轴承磨损劣化趋势严重。二是截面的几何形状选择不当,会使油液顺着轴密封间隙流出,形成漏油缺陷。三是采用螺钉连接使甩油环的运行轨迹不稳定,螺钉与油环都是金属,锁定能力差,螺钉经常脱落掉入油池,给轴承运行带来隐患。
目前,普遍集中的问题是甩油环经常断开,体现在连接的方式上。无论轴向连接,还是径向连接,目前大都采用螺钉锁紧。甩油环在离心力作用下产生振动,会使螺钉松动、脱落,连接部张开磨损轴颈部,然后螺钉进入油池、绞入轴承内就会损坏轴承、酿成事故。已有技术采用燕尾槽式,其设计理念可圈可点,但亦存在实际安装繁琐,操作困难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牢固安全,可防止零部件松动脱落造成的磨损或油质污垢,避免轴承及轴承箱损坏事故的啮合连接的轴承箱甩油环。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啮合连接的鼓风机轴承箱甩油环,所述甩油环系由上半环和下半环两个半圆环组合而成的圆环形,上半环与下半环连接部分采取上下凹凸配合、相互交错布置的结构设计,分别通过滑台和滑槽使上半环与下半环实现啮合连接装配成一圆环形甩油环;圆环甩油环内圈窄、外圈宽,断面形状为梯形;在上半环与下半环连接部分对应位置上开有一沉头螺钉孔,沉头螺钉孔内连接有紧固沉头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重量轻、质地软,便于加工成型,且可避免油质问题导致的轴承点蚀、磨损问题。
2.采用相互交错、啮合连接装配,只使用一枚螺钉,安装方便,连接牢固可靠,运行安全平稳,安全性能高,杜绝了轴承及轴承箱损坏的恶性事故。
3.可有效防止零部件松动脱落造成的磨损或油质污垢,减少备件消耗和检修费用,大幅降低鼓风机的运行成本。4、采用梯形断面,可与运行通道宽度保持1-1.5mm之间的间隙,减少弹性碰撞。
附图说明
图1是鼓风机轴承箱甩油环主视图;
图2是鼓风机轴承箱甩油环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截面图;
图4是图2的B-B截面图。
图中:上半环1、沉头螺钉孔2、下半环3、上半环滑台4、上半环滑槽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啮合连接的鼓风机轴承箱甩油环,所述甩油环系由上半环1和下半环3两个半圆环组合而成的圆环形,上半环1与下半环3连接部分采取上下凹凸配合、相互交错布置的结构设计,分别通过上半环滑台1(也是下半环3的滑槽)和上半环滑槽5(也是下半环3的滑台)使上半环1与下半环3实现啮合连接装配成一圆环形甩油环。圆环甩油环的内圈窄、外圈宽,其断面形状为梯形(见图4)。在上半环1与下半环3的连接部分对应位置上开有一沉头螺钉孔2,沉头螺钉孔2内连接有紧固沉头螺钉,只用一枚沉头螺钉就可以将上半环1与下半环3紧固牢固。为了便于组装,上半环1或下半环3的一侧端面的滑槽和滑台的边角部需要进行倒棱,以避免上半环1与下半环3从端面组装时边角部棱角磕碰,影响两者的顺利滑入和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9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铁口泥套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试样抛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