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入侵无线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4562.4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183 | 分类号: | G08B13/183;G08B25/08;G08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模块 报警器 主控制器 红外传感器模块 激光对射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手机 无线射频发射器 无线射频接收器 声光报警信号 无线报警装置 控制器模块 电源模块 接收模块 入侵信号 提醒用户 无线发射 无线连接 无线射频 信息采集 用户手机 控制器 防入侵 实时性 智能化 传感器 安防 短信 送入 侵入 入侵 室内 发射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入侵无线报警装置,由激光对射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模块、控制器模块、无线射频发射与接收模块、报警器、无线通信模块、手机、电源模块组成。从控制器分别与激光对射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模块和无线射频发射器连接,主控制器分别与无线射频接收器、报警器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手机经无线通信模块与主控制器无线连接,一旦有窃贼从窗口侵入,或是撬门而入,传感器均能检测到入侵信号,经无线发射、接收送入到主控制器,将及时通过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室内人员有窃贼入侵,同时经无线通信模块以短信、电话发送给用户手机,提醒用户及时关注家中的安防情况。本实用新型信息采集准确、实时性较强、智能化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入侵无线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对财产安全以及个人安全越来越重视,对生产生活环境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增加,社会结构和社会治安都日趋复杂,入室偷盗、抢窃等诸多社会问题频繁发生,治安问题也变得日渐突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家庭安全系统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平时人们疏于防范,夜间睡觉时人们忘记关窗或者没有插上插销,尤其是初夏和秋季更是经常开着窗户睡觉,小偷入室盗窃的事件是屡见不鲜,这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地经济损失和不安全感,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智能型家庭防盗报警系统。为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对家庭非法入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智能化报警控制的装置,以保证人身及财产不受侵犯,保证家庭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家庭住宅提供一种小型化、智能化、实用性强的防入侵无线报警装置,实现对家庭的安全防范控制,最大程度地保护人身与财产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入侵无线报警装置由传感器检测模块、控制器模块、无线射频模块、报警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用户手机组成。其中,控制器模块包括主、从控制器两部分,从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检测模块和无线射频发射器连接,主控制器分别与无线射频接收器、报警器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用户手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主控制器无线连接,电源模块采用变压器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装置使用的直流电源。
所述传感器检测模块,包括激光对射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模块,激光对射传感器安装于家庭每个窗户两侧,红外传感器模块安装于家庭大门口,它们分别用于检测来自于窗口与大门口的外来入侵信号,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从控制器。
所述的控制器模块,通过输入电路对其进行程序的编写、烧写,其根据输入的信号分别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所述的无线射频模块,包括无线射频发射器和无线射频接收器,分别将检测到的入侵信号进行信号的无线发射与接收。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是一款四频GSM/GPRS模块,可通过AT指令控制将检测到的入侵信号以短信、电话发送给用户手机,以提醒用户及时掌握家中的安防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入侵无线报警装置,采用无线发射、无线接收模块,通过传感器检测模块可实时检测外来入侵,在有窃贼入侵时能及时发出警报信号;报警装置可以实现远程通信,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能够自动给用户发送消息进行提醒,能有效防止家庭被盗情况的发生。本装置具有信息采集准确、报警及时、实时性较强、集成化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入侵无线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激光对射传感器;(2)红外传感器模块;(3)从控制器;(4)无线射频发射器;(5)无线射频接收器;(6)主控制器;(7)报警器;(8)无线通信模块;(9)手机;(10)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4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防告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移动可视化技术的智能互动安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