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2810.1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0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萍;蒋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建萍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A61H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黄艳丽 |
地址: | 262218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涉及内科医用工具领域。它包括左右两个恢复装置;所述左侧的恢复装置包括安装筒;安装筒内侧面前端固定连接有前安装环;安装筒内侧面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安装环;后安装环前方设置有与安装筒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环;固定环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扭簧;安装筒内侧面中部开有圆槽;圆槽内滑动连接有配置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多种按摩方式对肌肉进行按摩恢复,按摩效果会更好;使肌肉重复用力的过程,来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科医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大部分心脑血管病人,容易发生肢体偏瘫,上下肢运动困难,且肌肉容易萎缩,往往需要人工进行按摩,而且还需要自身肌肉用力来进行恢复,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利用多种按摩方式对肌肉进行按摩恢复,按摩效果会更好;使肌肉重复用力的过程,来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恢复装置;
所述左侧的恢复装置包括安装筒;安装筒内侧面前端固定连接有前安装环;安装筒内侧面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安装环;后安装环前方设置有与安装筒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环;固定环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扭簧;安装筒内侧面中部开有圆槽;圆槽内滑动连接有配置筒;配置筒内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挤压块;配置筒内侧面设置有恢复筒;恢复筒为硅胶材质;恢复筒外侧面前端与前转动环内侧面转动套接;恢复筒外侧面后端与后转动环内侧面转动套接;恢复筒后端穿过扭簧,且与扭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恢复筒中部固定缠绕有拉扯绳;拉扯绳另一端穿过安装筒外侧面;恢复筒内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杆;安装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摩球;
右侧的恢复装置与左侧的恢复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
左侧拉扯绳右端与右侧拉扯绳左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安装筒后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内侧面下部固定连接有拉手。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安装杆内端均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压簧;压簧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按摩球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显著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两只胳膊伸入对应的恢复筒中,分别向外移动胳膊,利用扭簧的力量限制胳膊的移动,从而加强对肌肉的训练效果;
在恢复筒被拉扯从而转动时,恢复筒内部的按摩球会与摩擦按摩,使肌肉能够更快的恢复;
而且在恢复筒转动时,受到挤压块的限制,使恢复筒表面形变,从而使按摩球对肌肉挤压按摩,也能使肌肉更快的恢复,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2、安装上压簧之后的按摩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病人胳膊的粗细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置筒内部结构左右分解图;
图3为恢复装置整体结构左右分解图;
图4为安装杆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中,1、安装筒;2、前安装环;3、后安装环;4、固定环;5、扭簧;6、配置筒;7、挤压块;8、恢复筒;9、拉扯绳;10、安装杆;11、按摩球;12、固定筒;13、拉手;14、安装槽;15、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建萍,未经潘建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2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巴合成革用针织底基
- 下一篇:一种能够防止二次污染的医用采样棉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