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2246.3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2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臣;胡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淮安睿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2 | 代理人: | 赵霎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机械 加工 零件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还包括用于对零件打磨废屑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和用于增强打磨装置稳定性的减震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导风管、固定安装在导风管内部顶端的吸风扇和固定安装在导风管内部一侧的防尘网,所述导风管的顶端和另一侧皆为开口结构,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导风管内底端的静电除尘板。该高效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通过导风管、吸风扇、静电除尘板、防尘网、导风管、通口和插板的配合使用,使得本装置在对机械零件限位固定的同时,可对机械零件打磨过程中的废屑进行清理吸收,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对打磨废屑的清理工作,同时可避免废屑出现飞溅误伤周围工作人员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而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许许多多的道具,而有些道具常常需要打磨,才能满足机械加工的需求,但是就目前市场上的机械加工道具打磨装置而言,还存在这一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的使用,比如不能对不同粗细的道具和不同高度的道具进行打磨,且打磨过程不稳定,容易造成打磨错位的现象,且未对打磨装置进行保护。
目前传统的打磨装置虽可完成日常的机械加工打磨工作,然而却存在一系列的使用弊端,目前已授权公开实用新型发明“一种高效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CN208601265U),其公开了技术方案用于解决打磨效率低,打磨面积小,未对工作台进行保护等缺点,然而此对比文件未提出如何解决机械零件打磨加工过程中,对废屑进行处理的问题,众所周知,零件打磨加工过程中,废屑的清理往往对使用人员造成极大的困扰,而且零件废屑的飞溅极有可能对周围的工作者造成误伤,另一方面对比文件说明书中公开:通过设有减震弹簧,在打磨过程中,工作台不断地挤压减震弹簧,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减少震动对工作台的损害,而且还可以降低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降低了对工作人员的噪音污染,然而根据权利要求书公开部分可知:所述凹槽底部对称设有两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与工作台底部相连,此技术方案严重缺乏实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结合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公开内容,清楚可知,当打磨工作进行时,减震弹簧必将利用其弹力产生反作用力,打磨是建立在打磨器具存在稳定的支撑力条件下方可进行打磨,若将减震弹簧设置在凹槽的底部,则减震弹簧的反作用力则直接影响打磨零件的稳定性,而且打磨过程中,若打磨机构并非垂直于工作台时,此时若继续进行打磨工作,两组减震弹簧的受力情况则必然不同,两组减震弹簧产生的反作用力也大为不同,从而导致工作台等结构出现倾斜的情况,严重影响零件的打磨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高效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打磨废屑清理不便的问题以及传统打磨装置减震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还包括用于对零件打磨废屑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和用于增强打磨装置稳定性的减震组件。
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导风管、固定安装在导风管内部顶端的吸风扇和固定安装在导风管内部一侧的防尘网,所述导风管的顶端和另一侧皆为开口结构,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导风管内底端的静电除尘板、固定安装在导风管顶端的透气帽和铰接安装在导风管外部的门体。
所述减震组件排列水平分布在工作台的底端,且至少设置有十七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底端的液压杆和缠绕设置在液压杆外部的减震弹簧。
所述工作台顶端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入端通过防爆管固定安装有气泵,两个气缸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电磁滑轨,且电磁滑轨上活动安装有电磁滑块,所述电磁滑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通过其底端的输出端活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活动安装有打磨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2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子阀驱动式减压阀结构
- 下一篇: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