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锚固式左心耳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6890.X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4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伟;阮成民;陈维;梁玉麟;吴庆桓;姜亚伦;林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脉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杨杰;黄国豪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固 心耳 封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入式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指一种锚固式左心耳封堵器,包括封堵件和固定件,封堵件包括编织丝形成的扁笼状塞体,塞体顶部通过编织丝过渡收拢形成锥状的凸起部,凸起部的顶端固定套设有顶罩,固定件包括固定套设于顶罩上的连接套,连接套顶部设有多根倒U型的支撑臂,固定件还包括连接相邻两根支撑臂端部的衔接件,衔接件包括上倾的弯钩部及设置于弯钩部底端的两个弧形的分支部,弯钩部的顶端朝连接套延伸,支撑臂上设有朝向封堵件弯折的锚刺。其中的固定件可通过勾连及锚固双重作用与左心耳形成稳定的连接配合,有助于改善封堵器整体的固定情况,并对左心耳起到稳定持久的封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入式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指一种锚固式左心耳封堵器。
背景技术
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创介入封堵左心耳手术正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微创介入封堵左心耳手术是通过导管介入的方法将左心耳封堵器植入到左心耳中并对其进行封堵,进而阻断进入左心耳的血流,可从源头上防止左心耳在房颤时形成血栓。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塞盘型左心耳封堵器一般为连体结构,主要包括卡入左心耳的固定件以及位于左心耳口部的封堵件这两个部分。封堵器对左心耳的封堵效果与其设置稳定性有关,而整个封堵器的设置稳定性又基本取决于固定件在左心耳内部的固定情况。
固定件通常包括伞骨状的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弯钩部和锚刺。其中,较长的钝性弯钩可插入左心耳内梳状肌的间隙内,较短且尖锐的锚刺可嵌入左心耳内壁,但由于左心耳及整个心脏一直处在收缩和舒张的循环运动中,固定件与左心耳的配合情况也会持续变化。固定件在左心耳内的固定情况不佳则弯钩不能与梳状肌牢固勾连,锚刺也会发生晃动导致锚固效果变差。锚刺的晃动幅度过大容易刺穿左心耳薄壁或者增大内壁的创口面积,两种情况都可能引发心包积液。固定件在左心耳内的固定情况与支架的结构以及弯钩部和锚刺在其上的设置位置都有关联,因此为保证封堵器对左心耳的稳定持久封堵,有必要对封堵器的固定件整体结构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左心耳的封堵效果稳定持久的锚固式左心耳封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固式左心耳封堵器,包括封堵件和固定件,封堵件包括编织丝形成的扁笼状塞体,塞体顶部通过编织丝过渡收拢形成锥状的凸起部,凸起部的顶端固定套设有顶罩,固定件包括固定套设于顶罩上的连接套,连接套顶部设有多根倒 U型的支撑臂,多根支撑臂环绕连接套呈放射状分布,其特殊之处在于,固定件还包括连接相邻两根支撑臂端部的衔接件,衔接件处于支撑臂的下方且呈Y字形,衔接件包括上倾的弯钩部及设置于弯钩部底端的两个弧形的分支部,弯钩部的顶端朝连接套延伸,衔接件通过两个分支部与相邻的两条支撑臂的端部连接,支撑臂上设有朝向封堵件弯折的锚刺。
由上可见,衔接件能够与相邻的两根支撑臂组成三角网格状的结构单元,从而提高固定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衔接件还能加强支撑臂之间的联系,使固定件所受的外力在周向上能够通过衔接件上的两个分支部传递给多根支撑臂,有利于控制固定件的局部形变程度以保证固定件与左心耳动态配合的稳定性。
V型分布的两个分支部分处弯钩部的两侧,可为弯钩部提供稳定的支撑。多个上翘的弯钩部与支撑臂上的锚刺在固定件的周向上呈错开分布且互不干涉,使得固定件能够通过勾连和锚固双重作用与左心耳稳定配合。并且由于锚刺的延伸方向与弯钩部的延伸方向相反,上述布局形式下弯钩部和锚刺能够有效限制固定件在其轴向上与左心耳的相对活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臂包括弧形的内接条和外撑带,内接条的端部与连接套的顶部连接,外撑带的宽度大于内接条的宽度,外撑带的端部与分属两个衔接件的两个分支部外端连接。
支撑臂上靠外侧的一段需要与两个分支部连接且会与左心耳内部直接接触,故有必要将支撑臂上的这一段设置成较宽的外撑带,较宽的外撑带与左心耳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在提高固定件结构强度的同时为固定件整体提供稳定的支撑。内接条几乎不与左心耳内部接触,并且弧度相对更大,因此宽度可设置得较窄以节省材料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脉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脉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6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回路投影混合光源
- 下一篇:智能心血管监测穿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