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5748.3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6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战旗;张亮;葛勇;杨普红;郑逸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2178 上海市崇明区长江农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坡砖 切割凹槽 反滤层 砖本体 护坡结构 卡接本体 土工布层 依次设置 砂砾层 碎石层 土壤层 建筑结构技术 本实用新型 两端端面 施工周期 使用寿命 对称面 面对称 平整层 整平层 中间点 边坡 垫层 顶面 防渗 平行 对称 铺设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坡结构,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设置在边坡上的垫层、第一整平层、防渗隔水层、土壤层、反滤层、第二平整层、护坡砖层,反滤层包括依次设置在土壤层上的土工布层、砂砾层、碎石层,护坡砖包括砖本体,以过砖本体长度方向的中间点且平行于宽度方向两端端面的平面为第二对称面,砖本体两端的端面分别固设有卡接本体,两个卡接本体沿第二对称面对称设置,护坡砖顶面开设有第一切割凹槽和第二切割凹槽。该护坡结构,降低了施工周期,而且通过土工布层、砂砾层、碎石层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了反滤层的稳定性、耐久度和使用寿命,通过在护坡砖上开设第一切割凹槽和第二切割凹槽,使护坡砖的铺设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护坡结构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建筑结构,一般设置在边坡上,并用于防止水体对边坡冲刷侵蚀而导致泥沙流失。目前,授权公告日为2018.05.01、授权公告号为CN20729562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水利护坡结构,包括第一泥岩层、混凝土帆布层和第二泥岩层,第一泥岩层包括第一斜坡、平层和第二斜坡,混凝土帆布层铺设于第一泥岩层上,还包括多根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插入混凝土帆布,第二泥岩层铺设于混凝土帆布层上并掩盖固定杆。该新型水利护坡结构,虽然对边坡起到防护的作用,但是第一泥岩层、第二泥岩层加工繁琐,而且还需要进行养护,增加了施工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坡结构,其具有施工简单的优点,降低了施工周期,而且通过土工布层、砂砾层、碎石层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了反滤层的稳定性、耐久度和使用寿命,通过在护坡砖上开设第一切割凹槽和第二切割凹槽,使护坡砖的铺设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护坡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边坡上的垫层、第一整平层、防渗隔水层、土壤层、反滤层、第二平整层、护坡砖层,所述反滤层包括依次设置在土壤层上的土工布层、砂砾层、碎石层,所述护坡砖包括呈长方体型的砖本体,以过砖本体长度方向的中间点且平行于长度方向两端端面的平面为第一对称面,以过砖本体长度方向的中间点且平行于宽度方向两端端面的平面为第二对称面,所述砖本体沿其宽度方向两端的端面分别固设有卡接本体,两个所述卡接本体沿第二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护坡砖顶面沿砖本体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切割凹槽,且所述护坡砖顶面沿砖本体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切割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没有设置泥岩层,因此,不需要进行养护,从而使其具有施工简单的优点,降低了施工周期,而且通过土工布层、砂砾层、碎石层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了反滤层的稳定性、耐久度和使用寿命,通过在护坡砖上开设第一切割凹槽和第二切割凹槽,在需要对护坡砖进行切割使其形成小块护坡砖,以便适应不同场合时,操作人员沿第一切割凹槽或第二切割凹槽将护坡砖分开,不仅便于对护坡砖进行切割,而且切割更整齐,从而使护坡砖的铺设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切割凹槽、第二切割凹槽分别开设在护坡砖的中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确定第一切割凹槽和第二切割凹槽的位置,使第一切割凹槽、第二切割凹槽的加工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坡砖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过水凹槽,所述第一过水凹槽和第一切割凹槽不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水凹槽用于使水顺利的流过,防止水在护坡砖处形成积水,提高了护坡砖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坡砖底面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二过水凹槽,所述护坡砖底面还开设有两个与相邻护坡砖的第二过水凹槽相连通的第三过水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水凹槽用于使水顺利的流过,防止水在护坡砖处形成积水,通过第一过水凹槽、第二过水凹槽、第三过水凹槽的相互配合,不仅使护坡砖能够根据需要转变90度,进行卡接铺设,而且增加了过水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护坡砖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5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道护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城镇小河道水土流失防治护坡结构